8月,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揭晓,医学院(护理学院)青年博士李辉老师《基于Th17/Treg消长平衡的清热益气通窍法改善CRS粘膜重塑研究》项目获立项,这是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零突破,也是李辉老师继201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后的再次“夺标”。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天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贪灵之苦”,李辉说,孙思邈《大医精诚》里的这段话也是他追求的医德情操。
中医学是个藏宝库
五年间,李辉老师两获国家自科基金项目立项,并实现面上项目立项的突破。谈到这个“闪耀”的成绩,李辉说,“一切还得归于中医学,中医学是个藏宝库”。
小时候,偶然的一次机会,李辉看见了老中医把脉,“当时我觉得把脉很神奇,对中医的兴趣应该就是那个时候开始的吧。”这次的“惊鸿一瞥”成为他学习中医的起点。五年本科,三年硕士,三年博士,再到现在教书育人致力科研,他已在中医学的道路上走过十七个年头。
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也会烦恼课程枯燥无味,可是渐渐地研读进去,才惊觉中医学是个宝库,基础理论、经络、哲学、阴阳五行他都要一一学习。“这些都是前人们留下的东西”。“上大学的时候帮朋友开了个中医的方子,结果治好了他吃了几个星期西药都没好的病,那时突然有种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的感觉,这给他更大的动力继续中医学的宝库里“寻宝”,并且在学习中医的旅途中他渐渐地领悟人与身理、心理,人与环境,与自然的关系,并且收获到快乐,人生价值和意义。
李辉老师的科研项目主要针对以中医方法治疗慢性鼻炎。他讲述到:"在四川,由于气候、环境、地理等原因患有慢性鼻炎的人很多,而中医治疗慢性鼻炎很见疗效,并且无副作用。因为中医学就是以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是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的一种医学理论体系。”他补充到:“它是一个很宏观的理论体系,我们要不断研究它的机制,毕竟,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应当与现代科学技术联系在一起”。
教书育人是本职
2009年,李辉老师作为引进人才到成大的那一刻起,他便多了一个光荣的身份——教师。 科研搞得如火如荼,可是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李辉也丝毫不能松懈!
起初,李辉毕业分配到省某医院,一天的工作就是在科室给病人看病,可是他觉得日复一日的工作承载不了自己的理想——继续搞科研!得知学校在引进人才的时候,他就积极地投递简历,一路过关斩将后顺利地进入了学校。他承担着内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皮肤性病学和文献检索等课程。他的课堂,学生们公认的轻松有趣,“老师以寝室分组,鼓励我们自主学习,课堂上大家都表达、交流各组的观点,这很让我们受益。“李老师是一位有内涵有魅力的老师,对学生非常平易近人。学生陈露评价到。
他的认真、负责,他的热忱和热切,他的坚守与尽力,让他还收获了学校首届“十佳优秀教师”的殊荣,同学们评价他“工作很认真,对学生很负责。课件总是精致用心,点难点突出,但讲解到位,学起来不吃力。生活中,同学们面临困难找上门来,他也总是悉心地开导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 ”“李辉做事安静而专一,思维缜密,知识涉猎内容广,文思敏捷。”同事牛蓓说。
“学生除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升自己的素养。”这是李辉老师始终坚定这一理念,“医学的学习,需要背和记的东西非常多,他们以后都是要从事与医学相关的工作,而医学是一个严谨的职业,只有专业知识掌握扎实,实践与学习结合,才是对病人的负责。医德一直是他最为强调的。孙思邈先生的《大医精诚》中曾言:若有疚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通一等,皆知至亲之想。”他说,他希望自己能像一团星火,让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也能带着一颗严谨而善良的心去学习、生活、工作”。
在科研路上执著“掘金 ”
“很多人认为中医很玄乎,我做科研的就是把使中医的治疗机理用数据说话,用科研成果来展现,让大家知道中医是有机理根据的,是可以用科学技术说话的!”
他回忆起第一篇论文发表的时候,心里是按耐不住的激动。从一个科研“小白”走到现在,他前前后后发表了30余篇论文了,他说每一篇论文都是对自己的激励和认可。
李辉老师和他的团队共10人,不仅有校内的学生,还有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学生。除了在学院的实验室研究,李辉还带同学们到其他学校的实验室学习,做科研。除了在实验室里埋头研究,他最开心地就是和志同道合的老师,朋友一起做沙龙,向前辈们讨教取经,分享自己的科研心得。
“这次获得面向基金的项目是在1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基础上的延伸,下一步……”李辉老师说,他会继续深入研究机理,把它制成药品,投入治疗。“这次申请面上项目的突破,也得益于医学院长期以来遵循医学科学研究发展规律,建立崇尚学术,尊重人才,鼓励探索,适当激励的相关措施。”李辉老师深有感悟,没有这些,我们的科研就是无水之源,“学校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学院积极争取了相关经费的支持,建立了科研共用实验室,改善了基本科研条件,特别是2015年,医学院与临床医院进行了整合,构建了制度,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和科研团队的深入合作,促进了医学院整体科研实力的提升。”
“中医的发展还有漫长日子要走,屠呦呦的青蒿素获得诺奖证明了中医在世界的地位,自己一辈子扎根中医学研究,会带着自己的初心搞科研,他更期待自己的科研成果可以投入病人的治疗。”他热忱而坚定。
“他是一位非常积极上进,乐观开朗的老师,勤奋智慧,是青年教师和学生们学习的楷模,面上项目的突破是李辉老师长期潜心做科学研究的结果。”医学院副院长符佳这样评价李辉。
采访中,李辉老师反复强调自己只是科研路上万千行者中的的一个“小兵”,他也总告诫自己:“搞科研的人要耐得住寂寞,不能急功近利。做科研就像是在暗夜无边的矿道中前行,每一步都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坚持而坚定,宝藏定将不期而遇。”
李辉简介:
中共党员,博士,成都大学医学院副教授,中医药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中医药治疗慢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国医堂馆分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文化分会委员,四川省青科联理事,四川省老年医学会理事,成都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药科大学学报》、《现代临床医学杂志》、审稿专家。曾被评为首届成都大学“十佳”优秀教师。长期为成都大学医学院本专科、高职等层次学生讲授老年护理学、内科护理学、皮肤性病学、文献检索等课程。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面上项目各一项,发表论文30余篇。
(文/徐竞瑜 编辑/闵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