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蓉汇·文创大咖谈】李霞:影视文化行业要有自己的“蓝翔技校”

文:张文敏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07日
张文敏
来稿单位审核 编辑
责编


   她是中国第一娱乐女主播,曾任《同一首歌》、美国MTV音乐频道 《MTV天籁村》、《娱乐现场》等多档国内一线娱乐节目主持人,因其亲切的主持风格而备受喜爱;她也是电影制片人,“跨界”担任总制片人的电影《师父》一举拿下了第52届金马奖“最佳动作设计奖”在内的一系列国际重要奖项;她更是一名创业者,是有“业内黄埔”美誉的容艺教育的创始人兼CEO。 她就是李霞,一个从台前到幕后完成华丽转身的女强人!

 

  “成都的朋友们,大家好!我的成都话还是可以撒。” 12月3日,“创业天府·菁蓉汇” 成都大学专场活动,李霞作客文创微课堂环节。一句亲切的成都方言如冬日和煦,在场的观众们纷纷以热烈的掌声回报。她分享了《产教合一 新时代影视人才的创新培养》这一课题,分享她对行业的思考,以及在创业路上收获的经验和心得。

 

文创产业发展的喜与忧

 

  “近两年,传统电影业正以每年约40%的速度急速增长。2015年全年票房总计440亿,2017年更有望突破700亿。曾经难以想象的票房数字恍然间呈现在人们面前,面对中国电影业的飞速发展,世界电影人都为之震撼。 互联网技术的全民普及化给传统影视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巨大挑战。网络大电影、网络综艺、网红经济以及全行业的视频化应运而生,也给文创产业带来巨大收益。2015年,文创产业共创造了8万亿的整体收入,为GDP贡献了4.6个百分比。一些周边产品,包括VR、AR等产品也收获了近1万亿……” 讲台上的她,亲身经历着行业的波澜起伏,感叹到:“这些让人欣喜又’害怕’的成绩,也预示着文创产业的春天终于要来了。” “而在这蓬勃发展的文创产业背后面临的是巨大的人才缺口。”她审时度势的分析到:“一方面,文创产业从业人数早已突破1000万人,目前,中国各文创类企业数量也已超过200万家,每年新增人才需求近200万,专业人才尤其匮乏;另一方面,目前国内传统作坊生产方式,导致了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难以和国际市场接轨,所以文创产业目前正急需大量高水平的制作人才。”

 

  “造成这一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人才质量与行业需求不匹配。”尽管全国有约1700余所艺术类专业院校,每年毕业生人数超150万,但是真正能够就业的只有15.6%,真正能够从事对口专业的更是只有7%。由于教育与产业的严重脱节,现有影视人才培养体系无法真正满足行业对高水平制作人才的需求,缺乏专业化的人才也已经成为中国影视行业迈向工业化的瓶颈。企业看重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这些恰恰都是应届毕业生最缺乏的专业综合素质。

 

 行业突围产教合一是关键 

 

  2014年,李霞创办了容艺教育并担任CEO。容艺教育旨在为文创产业提供优质复合型人才,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从资深艺人到教育者,李霞的角色转换给她带来了新的认知和责任感。多年的行业浸淫、积累沉淀,使她意识到要解决文创产业现有的困境,必须要做到产教合一。她表示:“市场随时都在变化,但是教育体系却不能随意变更,而产业和教育的融合,才能使影视人才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新型影视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当下高校急需引入影视从业人员的实战经验,借由强大的行业资源以此打通影视行业和校园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对于容艺教育,李霞也在进行着这样的尝试。她广邀圈内的“一线大咖”执掌教鞭,打造文创行业的“蓝翔技校”。著名音乐人胡海泉、周迅及吴亦凡等前金牌经纪人黄烽,杨幂经纪人曾嘉,张艺谋、冯小刚“御用”制片人胡晓峰、吴宇森“御用”制片人杨东、众多明星艺人御用编舞夏震、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语言类导演秦越、北京麦特文化娱乐传媒公司董事长陈砺志、伯乐营销CEO张文伯、世熙传媒副总裁罗明等都是容艺教育的专业课程导师。李霞也在思考,未来应该尝试与行业共建影视学院、引入优质课程,进行综合素质提升、实训演练等实战课程和职场规划,联合院校孵化项目,推荐国际大赛,对接市场化项目、孵化学生创业,打造以校园剧场为核心的影视人才孵化基地。

 

   李霞坦言,她惊喜于看见成大有这么多不同程度上的创新创业内容产品以及坚实的创业平台,她带着行业的最强诉求和思考,期待与成大寻求合作。她和市、校领导在“产教合一”方面达成一定共识,有望与校方合作建立影视学院,并且希望共同孵化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青年创业 方向比速度更重要

 

  “成都是影视行业重要的票仓城市,创造了几乎四分之一的票房。”对于大学生,李霞感喟到:“你们赶上了好的时代列车,驻足在好的城市发展,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么多人在帮助你们创业”。她相信,在现在的政策和环境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召下,社会各界对于每个创业者的帮助,让这个时代的创业者尤其幸福。

 

  尽管这是创业的大好时候,但是李霞并不鼓励盲目创业,“每个创业者都应该清楚思考,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汲取前人经验,慢慢沉淀自己,等商业模式更成熟、更稳定,成功的机会更大一些的时候再去创业。

  

  “创业路上总是荆棘与鲜花并存,会遇到困难也有质疑。但当质疑过我的人纷纷转过头来想要投资,我就知道当年对行业的预判得到了验证。”面对我们的镜头,李霞赠言青年创业者们:“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如果认定了的就一定坚持!”

 

  “创业,是一件辛苦但又十分有挑战的事儿。希望大家在创业这条路上相互扶持,共同进步,取得成功!” ———李霞  


    (文/张文敏 图/李海昕 编辑 闵秀玲 责编 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