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青年

硬核考研人 | 考博厦大 成大学子完美进阶

文:杨雨图:欣闻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03日
杨雨 欣闻
来稿单位审核 编辑 闵秀玲
责编 李洁


翁正云和导师马文博


6月6日,厦门大学的博士考核结果公布,成都大学川抗所2017级药物化学专业研究生翁正云如愿考取厦门大学有机化学专业,即将开始读博之旅。


申博 水到渠成


翁正云本科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本科阶段就对药物化学和有机合成产生浓厚兴趣,迫切想要“一探究竟”。经过在成大硕士三年的学习积累,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科研方向。


与硕士研究生全国初试统考不同,博士的考取实行入学申请考核制。“厦门一直是我梦想的地方,游鼓浪听涛,观潮起潮落是翁正云对厦门的最直接的印象。坐落于厦门岛南部的厦门大学不仅是中国最美大学之一,其学术地位在全国也是在名列前茅,化学学科更是成功入选了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在综合自身能力和兴趣的情况下,他选择申请厦门大学有机化学专业的博士。


厦门大学有机化学专业在经过第一轮考核后,在复试阶段每年仍然有将近一半的淘汰率,竞争非常激烈。作为普通院校的申请考生与本校学生相比并不具有优势,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勤奋努力做实验,不断开拓视野,发表高水平的成果。


去年8月初,翁正云通过邮件和导师联系。“其实整个过程还比较顺利,和导师的交流也很愉快,庆幸于平时的科研积累,在和导师交流自身的课题经历和兴趣爱好后,获得准备博士面试的机会。”


申请博士对学生英语水平和综合素质要求高,也更加注重论文成果。联系导师后,他按照要求准备着科研计划书,同步进行英语的复习备考。科研计划书是博士入学的一项重要考核。听取导师建议,他选择从导师的科研领域出发,阅读导师发表过的文章,再结合自己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完成了计划书。受疫情影响,原本3月份进行的博士面试推迟到了6月。上午学英语、下午看文献、晚上读期刊……他规划着每天的时间,保持着学习的状态。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既然做好考博的决定,就要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勤奋,在备考过程中保持热情,幸运总是偏爱努力的人。”“能够去厦大深造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6月6日,一通来自厦大的录取电话,梦想成真的瞬间,兴奋的翁正云,感到久违的安稳。


兴趣  专注科研


“化学是一门富有创造性的学科,我在高中的时候就很喜欢化学。”他说,无论在哪个阶段的学习,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发现还有很多新知识在等待着我,于是决定继续学习。”


硕士期间,他师从特聘研究员马文博,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非甾体抗炎药物分子的结构修饰。马文博老师曾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2018 Top 1% 高被引中国作者。马老师总告诉他说,“一个合格的科研工作者至少要花三分之一的时间来阅读文献,因为很多灵感或是想法都来源于文献。”这也让他养成阅读的习惯,每天浏览主流期刊,关注自己研究领域的文章,“广泛阅读,是帮助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也帮助自己走出困境。”



做科研要懂得吃苦。天赋异禀的人毕竟是少数,翁正云相信大多数人的成功都靠勤奋和努力拼搏得到的。从周一到周六、从早八点到晚十点,最大限度地“泡”在实验室里是他的日常,看文献、做实验是生活的主旋律。日复一日里,他连续两次获得校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篇,其中两篇为top期刊,一篇入选web of science高被引用论文,总影响因子超过15,连续两次获得学校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


印象最深的一篇论文是发在Organic Letters期刊的《Ruthenium Catalyzed C–H Selenylations of Aryl Acetic Amides and Esters via Weak Coordination》,研究这个课题,他遇到了很多挑战,比如如何设计合适的导向基团、怎样筛选合适的催化剂、产物不好提纯怎么办。“当遇到问题时,需要静下心看看别人的研究,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不断精进。”面对课题的瓶颈,他常常会通过和导师的交流,调研大量文献资料,在实验室反复试验,来寻找突破。也正是有了这些平时科研工作的积累,面对考官时才会信心十足,面对考官的问题才会更加从容。


成长 行稳致远


“今日事今日毕”是他学习路上的信条,“拒绝拖延,不在无谓的事项上浪费太多时间,学习效率会提高很多。”课程知识是成体系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常常告诉自己要用系统性的眼光来考察、贯通知识的前后联系,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查阅资料,善于利用图书馆的各种参考书和习题册。


本科学习主要是以理论知识为主,而在研究生阶段,所学知识的专业性更强,自主学习更为重要,“我是比较喜欢课前预习、课上记笔记、课下长时间的沉浸式自习。尽可能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寻找到努力的方向。”


在川抗所的三年,在导师的谆谆教导下,学会解普和文献阅读,他从初来乍到的科研小白到成为实验室师兄,也成为了心中更好的自己。导师的学术思维和人格魅力不断激励着他,让他在科研路上走得更稳、跑得更快。


做有意义的事,人生才会更加充实。“感恩在成大遇见的一切,我是幸运的,那些经历也终归会是内心永恒的珍藏。”


从张澜大道走到芙蓉隧道,步履不停,收获不止。翁正云说,能够继续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不断成长是一件乐事。“读博是学业新的起点,未来将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结构,学好英语,争取出国读博士后,继续奔跑在科研路上。”

编辑:闵秀玲责编: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