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新闻网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基层党组织巡礼】科技处:激发科技创新热情 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文:科技处 来源:科技处 来稿单位审核:孔清泉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2日
科技处
来稿单位审核 孔清泉 编辑 闵秀玲
责编 吕佳

编者按:五年来,学校各基层党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校工作大局,在学校党委领导下,以实现“五高五强”党建工作目标,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关键、攻重点、破难点,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一系列亮眼成绩,谱写了学校党建发展新篇章。在学校第八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推出“基层党组织巡礼”系列综述,全面展现五年来学校基层党建工作经验成效,旗帜鲜明将学校党组织建设成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坚强战斗堡垒。


激发科技创新热情 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科技处


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科技处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凝聚科研力量,凝练科研方向,加快推进有组织科研,建设高水平科研团队,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承接重大科研任务,产出重大创新成果,积极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重视党建引领科技工作 打造“三聚焦三强化”的工作机制


科技处党支部全面贯彻新时代党建新要求,秉持党建全面引领业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理念,深度融合党建工作与科技业务,构建“三聚焦三强化”的工作机制。


4193E


五年来,科技处加强制度改革创新,以制度创新引领学校科技发展,结合国家省市最新文件精神和学校实际,新制定和修订科研工作管理条例、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科研项目绩效津贴管理办法、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管理办法、学术委员会章程、科技工作量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等,以良好的科研政策环境和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推动科研工作近几年跨越式的发展。


基于“同心、同向、同行”科技服务理念,打造了“三聚焦三强化”工作机制,抓重点、求突破、强服务,协调互作,搭建了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和平台,不仅充分发挥教师的凝聚力、活力及创新力,也有效地提升学校的科技核心竞争力和科研工作实绩。


学校科技能力及水平不断增强 持续推进科研能级提升


推动大平台、大团队建设。5年来,学校新增自然科学类省厅级及以上科研平台21个,其中国家级平台2个、省部级平台10个、厅局级平台9个,同比2014-2018年度增长163%,高水平建成国家“111”计划低碳新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成都大学分中心,实现国家级平台“从0到1”的突破性创新;生物与医药前沿技术研究院首期建设项目获批并圆满竣工。


科研立项与经费不断提高。我校承担自然科学类省部级及以上项目486项,其中国家级165项、省部级321项,同比2014-2018年度增长了92%;自然科学类R&D科技经费达到10亿元以上,同比2014-2018年度增幅超过290%,保持了较快速增长。


高质量科技转化成果持续增长。通过《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审核认证,知识产权新增共计1984件,其中软件著作权380件、授权专利1604件、授权发明专利394项,同比2014-2018年度增长96%;开展“校企双进,找矿挖宝”科技成果对接成都大学专场活动;组建技术转移学院,培养技术转移转化专业人才队伍。


33A48


科研成果屡创新高。获自然科学类省部级及以上奖励26项、国家级高水平社会力量奖22项,获奖数同比增幅109%;ESI各学科论文7000余篇,同比增幅6倍以上,多篇发表在《Nature》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实现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1%;19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人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


紧跟国家及地方发展战略需求 共搭“校企地”合作平台,深推“产学研用”融合发展


持续推动与成都市产业功能区的深度对接以提升服务成都重点产业的能力。已与天府国际生物城、天府现代种业园等7个功能区开展对接并与天府新区半导体材料产业功能区(邛崃)签订“校外实践基地”和“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合作协议。


与多个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成都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大陆希望股份有限公司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校企合作正逐步进入纵深阶段,为学校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构建“政校企互动、产学研结合”的生态系统,助力科技成果本地转移转化贡献力量。


围绕“天府粮仓”成都片区建设,践行成都大学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多举措科技创新赋能区域产业发展与服务,助力“校企地”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

编辑:闵秀玲责编:吕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