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双十一”走来的16个年头,近日,笔者走访校内顺丰、京东等多个快递站,负责人说“今年的双十一前后,每个月的入库量也就在一万六左右,没有出现特别大的高峰。”“双十一的入库量确实会多一些,比如平时单日实到单量在100-300左右,十月下旬开始便升到了400-600,但也没有出现“爆仓”的现象。”“双十一的到来对快递量没有什么影响,反而是前段时间的换季导致快递量增多。”部分同学也说,“没有怎么关注双十一。”
百度数据显示,“双十一”的热度是一年不如一年,其搜索量在2017年达到峰值,此后逐年下降,今年“双十一”的搜索量更是较去年同期下降了60%。据数据统计,在2019年,“双十一”相关话题在微博热搜榜上的平均在榜时长一度达到464分钟,也就是将近8小时,而今年平均时长不足3小时。
不论是从校园内部还是从总体上看,今年的“双十一”都如此“peace”,这种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原因?
根据这份针对年轻消费者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在当前的大环境里,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并不会盲目地进行消费,而是在每一笔开支上都权衡再三,在保证生活品质的同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理性消费成为了这届年轻人消费和生活主张的总结。
理性消费是一个方面,但磨灭我们消费热情的还是商家的营销手段—优惠券、秒杀、满减、返现等接连的套路,让不少大学生直呼这简直是“智力竞赛”“数学考试”。当我们还在计算如何才能拿到最优惠的价格时候,其实已经被套路拿捏、陷阱拿下。偷偷涨价再降价;预售结束后立刻降价,“尾款人”变“韭菜人”;辛辛苦苦做满减攻略,却发现在别的平台直接购买更加便宜,“冤大头”实锤……在微博有关“双十一”话题的大众情绪统计数据中“生气”占到了35%,由此可见商家繁杂的营销手段正在浇灭我们的消费热情。
营销手段被我们“识破”后,延长促销时长又成了商家们新的策略。我们不难发现一年三分之二的日子都是购物节,比如开学季、情人节、618、双12等,各个平台又会想方设法地“拉长战线”,全年遍地都是折扣和促销,其中掺杂的陷阱或套路让我们对双十一“脱敏”。并且,近年直播行业兴盛,最初有感染力,一旦直播时间越来越长,我们的审美疲劳、心态麻木,更难做出冲动消费的行为。早期的“双十一”之所以有较大的讨论度,多半是因为它的稀缺性,而当折扣、促销日常化后,双十一便有了“冷清”的观感。
此外,信息过载也成为影响大学生双十一购物热情的重要因素。当我们刷抖音、看小红书、逛淘宝等的时候,会收到大量的广告推送、优惠信息和购物攻略,信息过载疲劳,消费欲望也随之降低。
因此,双十一的“peace”也许不是一种偶然,大学生们在“热闹”的促销面前保持理智和冷静,慢慢地不再是众多促销活动中“play”的一环。我们通过培养理性消费观念、规划个人消费计划,或许能将双十一当成一种检视自我需求和培养理财能力的机会,使我们在拥有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学会如何在各类营销手段中独立思考和理性消费。
编辑:闵秀玲责编:吕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