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新闻网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院系巡礼】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需要 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06年05月23日
来稿单位审核 编辑
责编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需要 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

——访我校外语系系主任苏联波


本网专稿(张珍仙 陈潇潇)我校外语系始建于1978年,是我校最早建立的系之一。外语系注重创新,经过多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以基础课为核心,方向课为特色,必修课、限选课与任选课有机结合,一、二课堂互为促进”的英语实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的外语人才在市场有较强的竞争力。新成都大学成立后,在李春城书记提出的“三最”指导思想下,外语系在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有了更高、更新的发展目标。

就新成大成立后外语系未来的整体发展规划,本网记者采访了外语系系主任苏联波。

“新成大成立后,我们外语系有了新的定位,结合李春城书记提出的‘三最’指导思想和外语系实际情况,培养出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需要的实用型外语人才。”苏主任说道。外语系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明确的,但是面临着教学观念上的改革,从强调语言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语言为应用工具,紧密结合成都市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等方面的教学理念。

适时建立外语学院是外语系的下一个发展目标,它有利于外语学科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有利于将工作重心放在本科教育上,为今后展开研究生教育作准备;也是增强外语学科在社会上的竞争力,打造我校外语学科品牌的机遇,能够更好的服务成都的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实用人才。由系改院并非换个名字,而是需要建立新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而就外语系的现状来说,最关键的是练好内功,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保证教学质量。

苏主任说:“我们的学科定位是以应用型本科外语人才培养为主体,以打造品牌专业和精品课程为特色,立足成都,兼顾省内外,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努力推进服务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学科专业建设应立足现实、创作条件、适应需要、办出特色。综合我校的生源,学生今后的就业以及地方经济发展对外语人才的需求等因素,外语学科专业设置和大学外语课程改革应突出并充分体现其应用性、职业性、技能性和发展性,将基础语言学习和基本语言技能的实训与应用技术有机结合,建构特色外语专业和特色外语课程。将传统的学历教育转变到人才能力培养上。

通过以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2004届、2005届学生专业四级、专业八级考试通过率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2005年全国研究生考试中,外语系的七名同学顺利升入四川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财大、安徽大学等院校。

随着成都日益国际化,面临更多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外语系目前以英语学科为主,正在努力创造条件逐步引进小语种教师,为以后开设日语、法语、韩语等小语种做好师资准备,同时推动全校多语种教学的开展。苏主任表示,我校小语种的开设要有其特色,要注重实用性符合成都经济发展的需要,走订单式人才培养之路。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比一代强,给教师充分展示才华的平台。”这是外语系培养青年教师的理念,这也是对青年教师的要求和期望。在未来,外语系将有重点、分批的引进高层次外语人才,以逐步优化师资结构,充实师资队伍。加强对外聘教师,尤其是外籍教师的选聘和管理。

外语系将在今年的新生中开设英语口译精品课程,培养具有较强语言基本功和一定经济、贸易等相关专业知识的英语口译人才。除此之外,还将逐步建立教学实验基地,加强相关行业的联系,让学生们走出课堂,在实践中提高专业素养。同时外语系将着力加强学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拓展学生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的质量。近几年外语系毕业的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达90%以上,有50多名同学被选送到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新加坡国立大学几个大宾馆饭店实习,外语系的学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学生普遍反映收获很大,家长也非常满意。外语系办学基本已形成了入口旺、出口畅的良好局面。

4月23日至5月12日,我校外语系受成都市委组织部、市外办委托为20名处级干部进行了赴泰访问前的英语强化培训班。外语系以优秀的师资、耐心教学、周到细心得到了学员们的高度评价。这是对春城书记提出的“三最”方针的最好实践,也是立足成都、服务成都思想的体现。

语系将结合自身的实际,在新成大成立之际,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出能够服务于成都市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外语人才。以积极的姿态、充分的信心面向未来。

(编辑 闵璐 责编 陈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