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新闻网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评论: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

文:马云攀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06年12月14日
马云攀
来稿单位审核 编辑
责编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变的是缤纷世界,不变的是那段难忘的历史。71年,在中华文明5千年的悠悠岁月里,或许是微乎其微,不值一提。但是71年前那场伟大的壮举却震天动地,为世人所铭记。

1935年的中国浑浊不堪,硝烟弥漫。但是,那群赤诚的青年学生却意气风发。一人起,而万人随。从北京到上海,从北方到南方,从学生到工人,从农民到知识分子,一场声势浩大的为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运动就这样在神州大地骤然兴起。他们激扬文字,针砭时弊,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1935年的冬天很冷,但是他们的心却是炽热的,如一团烈火,在中华大地燃烧。

1935年的冬天,中华民族仍然在忍受着侵略者的凌辱,但是,满腔热血的他们却充满了民族自信心。他们化苦难为力量,化悲愤为动力,为民族的复兴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由于他们的赤诚,一个伟大的民族就这样被唤醒了。

由于他们的执着,中华儿女筑成了钢铁长城。

由于他们的奉献,感召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为民族复兴而努力。

时光一去71年。对于过去,我们忘记的太多太多,但是他们的壮举,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71年后的今天,我们相聚体育馆,用自己的方式重温那段历史。我们有了太多太多的感动与顿悟。列宁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而“我与祖国共奋进”——嘤鸣诗会的成功举办则再一次向人们证实了,我们并没有忘记历史,我们用诗歌缅怀先烈,我们用激情规划未来。

新的时代,新的机遇。与时俱进,能让我们民族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开拓创新,则是我们民族屹立世界的不竭源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我们的历史任务,“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则是我们面临的现状。祖国兴旺需要知识,西部开发需要知识,基层建设需要知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需要努力学习,放眼未来。

时不我待,机不可失。振兴中华,匹夫有责。(文/马云攀 黄朝伟)

(学生编辑 姚超 责编 陈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