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曲扬)成都大学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建功十三五•携手共筑中国梦”为主题,以“扎足成都、依靠成都、服务成都”为宗旨,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共组织21支校级实践团队、上百支院级和自选实践团队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精准扶贫,情撒马乡——美术与影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位于九寨沟县县城西南的马家乡开展精准扶贫活动,同学们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和当地藏族文化风格绘制的文化墙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实践团队还将依托于专业知识,深入九寨沟马家乡贫困山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因地制宜帮扶当地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开发设计产品包装助力电商扶贫,践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月7日,政治学院“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调研社会实践团队一行10人踏上征程,同学们深入农村实地走访调查新时期党的基层农村组织建设状况。两天的调研,实践团队共走访了十一个村民点。志愿者们表示,“三下乡”实践活动让人感触很深,基层党务工作者敬业、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实践团队还将走访更多村镇、社区开展走访,不断充实调研报告一手资料,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7月9—15日,成都大学学生红十字会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秉承“人道、博爱、奉献”的宗旨,在大邑县金星乡雁鹅村以“防艾救护关爱乡民情,热心公益共筑中国梦”的主题,开展了为期七天的实践活动。志愿者们走入村镇,帮助村民了解更多预防疾病、应急救护、预防艾滋病等方面的知识,并进行应急救护培训、防艾宣讲、防艾知晓率的调查活动。
7月12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状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走入安靖镇,开展主题为“城镇化背景下县域电商的生存现状分析——以郫县淘宝镇为例”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团队通过对安靖镇相关负责人、电商大户和个体商户们的走访交流和问卷调查,了解当地电商发展进程,还原最真实的电商“生态”。
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成都各创业园区开展“创业天府”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通过对创业园区、创业典范等走访调查,深入了解“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和特点,引导学生熟悉行业发展动态,提升创新创业意识。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在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同学们来到芳草街社区、成都交大智能小区等社区开展成都市智慧社区建设现状调研与分析。为了实现大学生先进性,了解在社区优秀的“智能社区”体制和产品以及向其他社区推广优秀“智能社区体制”和“智能社区”产品,他们通过深入社区,采访物业以及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社区的“智能”体制的发展和智能产品的使用情况,得到相关数据,后期整理数据资料,使用数学建模和统计学等方法,整理成文,为智慧社区在成都的推广提供数据支持与建议。
学生处“筑梦小队”带着筑梦青春,携手同行的理念,经过15个小时火车抵达攀枝花市米易县新山乡。活动开展期间,志愿者们为新山乡敬老院的孤残老人带去生活品和营养品,并进行按摩、医疗、文艺表演与老人互动,给他们带去一丝温暖;志愿者来到新山乡麦地小学,了解当地教育资源与条件,对农村教育有了进一步了解;筑梦小队还对农村社区和中学展开走访,向发放成都大学宣传资料,对国家和学校资助政策开展宣传,加大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力度,使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家深入基层,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进入大学提供帮助。筑梦小队“情满新山”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在路上…
师范学院“优秀校友寻访小组”于7月11日启程,分别寻访了1992年毕业于前幼儿师范学院且拥有24年教龄的现华阳幼儿园园长徐途琼老师、蒲江县鹤山镇南街幼儿园许芊芊老师等校友。寻访中,志愿者们深切感受到了优秀校友们身上对教育的责任心,对专业后辈劝诫的诚恳之心,对教育事业的大爱之心,并体会到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真正含义。
菁蓉学院2016年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成都市高新区菁蓉国际广场华韩孵化园开始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对有代表性的大学生创业园区进行学习考察和跟岗实践,深入了解“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和特点,收集创业信息,着力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能力和借鉴创业园区自我管理能力。
机械工程学院实践队于7月11日至15日在资阳市回龙乡开展“扶贫计划之资阳市回龙乡农业机械化使用情况调研”。实践活动先后去到丹山镇农业服务中心、福寿村、相思村的村民家中和农机专营店等地进行农业机械化使用现状调研。了解农业机械在基层使用情况,结合当地农机普及情况,深入研究当地农业生产模式,并就扶贫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项目“食药安全无小事”于2016年7月8日正式启动。服务队一行16人深入西河镇滨西社区,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安置小区的居民对于食品与药品的安全意识开展调查,为小区的居民们宣传讲解关于食品药品安全的知识。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有效运用了相关专业知识,也为全面、完整、严谨的完成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提供了详实数据。
“心手相牵,相伴成长”。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于7月10日来到成都市龙泉驿区清水区梨园村清水小学进行为期10天的义务支教活动。服务队一直以“同在一片蓝天下,爱让我们在一起”为口号,关爱清水小学的留守学生的心灵、学习,陪伴其成长;在向孩子们传递爱的同时,也教会志愿者们学会感恩,学会付出,传承志愿精神。
党委武装部成都大学网络心理战分队暑期社会实践于7月11日开始在校内进行为期10天的体能及基本军事技能训练。刚开始的五天中,预备役分队接受了三大步伐、警棍盾牌术、擒敌拳、战地医疗救护、溺水救护、心理干预、网络攻防训练,全体成员通过急救员考试,并将获得急救员证。技能训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在进一步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提升人才队伍素质、搭建人才互通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网络心理战分队还将于8月22日—26日在西河基地继续训练轻武器知识的了解和操作、专业技能知识学习,以促进成大学子德、智、体全面发展,团结和引导同学成为热爱祖国,成为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要求的合格人才。
张澜学院“皮影戏老艺人生存现状调研及皮影戏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发展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日开始了调研与研究。前期实践队对四川皮影艺术的种类、制作工艺、表演形式、发展历史、传承人以及它的生存现状进行了了解。调研中进一步考察了传统皮影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情况,并采访皮影戏第七代传人,了解皮影的变迁及皮影戏现状和未来的发展状况,进一步探究皮影艺术在民间的影响力。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环保新生力”服务队于7月7日起对地铁四号线一期工程的民生影响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通过问卷发放和实地采访的方式,针对地铁周边商家、居民及村落、村委会、街道办进行访问。
医学院“凝聚青春正能量,奋力建功‘十三五’—情系成铁医疗列车,守护铁路职工健康”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于7月11日出发。在前期学习医疗列车的一系列基础知识后,团队成员前往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开展数据分析,根据铁路职工常见的12种疾病,制作疾病预防宣传手册。8月中旬,团队成员将登上成铁医疗列车开展医疗服务活动。
(编辑 徐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