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是国家大力发展的重要战略性产业。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文化与科技有机融合,培养综合型高层次人才,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成都大学给出的破解之道是——发挥城市型综合大学办学优势,整合多学科教学科研资源,成立“艺术与科技融合交叉学科研究中心”,深度融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断探索创新取得成果。
“艺术与科技融合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由美术与影视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图书馆合作共建,旨在促进艺术学科与现代科学技术之间交叉、渗透、融合,重点探索推动视觉艺术和数媒前沿科技融合创新,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创新质量,全面提升创新能力,服务国家及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求。
中心建立了新媒体前沿信息、创意设计产业服务、新媒体技术和艺术融合三个研究室。新媒体前沿信息研究室以建立数字化信息资源库为工作重点,发挥图书馆信息情报专业优势,利用学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汇聚一批海内外优秀专业人才,收集、筛选、翻译、整理国内外新媒体前沿科技信息,搭建新媒体艺术信息发布平台。计划在未来2-3年时间内,建立新媒体艺术信息库,出版《国际新媒体艺术前沿信息汇编》,2015年已出版《动漫研究》第一辑和第二辑。创意设计产业服务研究室针对新媒体时代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网络、博客、微信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手机媒体、IPTV(交互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传播特点,着力探索新媒体艺术、设计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之路,以创意设计结合新媒体技术,为农业、轻工业、制造业、旅游业等行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持与服务。新媒体技术和艺术融合研究室专注于新媒体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发展,在促进设计智能化、艺术产业化和科技人性化上开展探索。
中心建设十分重视产学研合作,不断推进与行业企业的协同创新。与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成都市动漫游戏产业协会等行业协会,与腾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金山数字娱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搭建起四川省动漫游协同创新中心,聚集了一大批动漫产业各环节的重要企业,通过科技项目合作研发,大力推动动漫产业运营模式创新和动漫技术创新发展,切实促进艺术学科与技术、工程类学科融合发展、促进科学研究与产业企业实践融合发展。2015年,受中国贸促会、中影集团委托,孙哲教授领衔创作的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主题影片动画片《团圆》,成为世博会上面向全世界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和国家以“和”为贵和谐形象的重要文化标识。
中心拥有一支跨越信息技术与艺术、设计及理论等多学科专业领域组建的核心研究团队。团队中有郑晓东教授、孙哲教授、罗徕教授、许燎源教授、高铁教授等长期从事艺术创作、具有丰富设计实践经历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有王兴国教授、郭道荣教授等艺术及设计领域的理论研究者,也有易勇教授、杜小丹教授、郎方年教授等信息技术专家。多学科领域、多专业方向专家团队的组建,为艺术与科技融合发展夯实了尤为关键的“才智”基础。
目前,中心成功申报立项3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承担省哲社规划项目9项、厅级课题10项。近三年,中心团队专家出版学术专著15部,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20篇、核心期刊110余篇。团队教师荣获新中国城雕六十年成就提名奖、全国第九届陶艺大赛金奖、全国“德艺双馨”电视工作者等多项国家级的重要奖项和荣誉,获得包装设计“中国之星”、“世界之星”等国内外重要行业奖项10余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文化艺术政府奖首届动漫奖最佳教育机构提名、巴蜀文艺奖、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科研成果一等奖、成都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重要奖项40余项,4件作品入选年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今后,中心将进一步探索推动学科基础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促进教学改革,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探索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验,在多学科交叉背景下,培养具备较高艺术人文素养和理工类学科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娱乐游戏、动画与新媒体应用、艺术设计与新媒体应用等行业企业发展提供切实人才和智力支撑。
中心将依托新媒体前沿信息平台,努力改变本土动漫、游戏、数字设计信息不畅、技术滞后的现状,进一步加强高水平优秀人才队伍建设,整合资源打造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的优势学科群,通过承担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催生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学术研究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中心将依托四川动漫研究中心、四川动漫游协同创新中心、四川省轻工产品设计服务平台等研究平台,以“打造品牌、提高质量”为重点,推动我省设计服务领域延伸和服务模式升级,促进创意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以创意和设计引领产品创新,提高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增强品牌综合实力,提高科研成果实际转化率。
(文/肖乃田 制图/薛婉露 编辑 唐伟 责编 周小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