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晚7点,“青春大讲堂”2024成都城市跨年演讲——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学校生活服务中心大礼堂开讲,多位城市追梦人齐聚成都大学。最美的青春是什么模样,个体与时代如何同频共行,城市与青年如何更好地双向奔赴,围绕“奋斗、创新、传承、责任、担当”等多个青春关键词,嘉宾们逐一登台,讲述了他们在“梦想之城”成都的逐梦2023年。800余名师生、成都教育系统代表、共青团青联委员代表等欢聚一堂,在这场跨年演讲中感受青春故事,书写祖国华章。成都大学党委书记刘强,校长、党委副书记王清远出席活动。
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篇章》《夜空中最亮的星》《起风了》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拉开了整场演讲的序幕。演讲分为“青春·登场”“青春·遇见”“青春·逐梦”“青春·闪光”四个篇章。
“为什么橙色是成大学生的专属色?”“何为幸福城市?既适合青年奋斗,更适合生活”学校党委书记刘强《以城市之名》拉开第一篇章“青春·登场”的序幕。他介绍了成都大学的发展历程,从最初建校只有8亩地、14间教室、10间平房、1个小食堂,到如今2300多亩校区、1700多名教师、27000多名全日制在校学生以及学校软件、硬件设施翻天覆地地提升,充分体现了城市发展的加速度,也为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高速度。近年来,成都大学成功实现世界大学四大权威排名的突破,国际和国内排名快速提升;学科建设方面,学校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12名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9个学科上榜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与此同时,当成都越来越开放,成都大学和世界的交流也更加丰富。“学校与41个国家和地区的178所高校或机构签署了合作备忘录,累计招收留学生3500余人,生源地国家和地区数量达到了74个,今天的成都大学,正在成为世界的成都大学。”最后,他诚挚祝福青年能以奋斗铺就人生底色,用拼搏成就人生梦想,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珍惜遇见,行以致远。”王清远寄语青年朋友们,要珍惜遇见的伟大时代,青年朋友们要弘扬“以天下为己任”的中国传统文化,成为推动时代进步的磅礴力量;珍惜遇见的美丽成都,成都大学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城市对教育的投入,离不开城市发展对青年的吸引力,离不开两千一百万成都人民的关心爱护;珍惜遇见的成都大学,这所以成都城市命名的高校,近年来综合排名进入世界知名四大排行榜榜单,办学实力和水平进一步得到社会认可,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凝聚城市之力、青年之力,用坚定、相信和韧性奔赴自己选择的路,把偶然的遇见变成为使命,去解决一个又一个成长的烦恼,收获属于自己的畅快人生。他希望青年朋友们成为那个撒火种的人,把一个时代的责任掷入自己的胸渊,扎根、沉潜、蓄积,然后绽放。
在《以梦想之名》中,成都大学校友张钦动情倾诉在大学当兵入伍,在联合国维和部队维护和平的经历。维和期间,张钦离危险最近的一次,武装分子的枪口离她只有不到一米远。“至今都能清晰地回忆起当时两只脚哆嗦的那个感觉。” 但腿可以哆嗦,嘴巴不能哆嗦,更不能表现出丝毫害怕。好在通过交涉后,武装分子放下了枪,全部离开。类似的场景,张钦遇到过不止一次。类似的危险,也不是她一个人在面对。从1990年至今,中国累计派出维和人员已经超过5万人次,维和范围覆盖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人问张钦,当兵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可是维和维护的却是别人的家园,这么做有意义吗?张钦的答案是,和平是不分国界的,爱也是不分国界的。面对有需要帮助的人,选择挺身而出,这是当代青年该有的担当。
“人生没有捷径。走好每一步,就是最快的路。”成都大学特聘研究员施开波分享了自己的个人成长经历,尤其是中考、读研、博士毕业这三次重要的人生转折。他说,成都浓厚的科研氛围不但深深吸引了这位新“蓉漂”,更是推着曾经的农村少年开始在科研道路上越走越远。进入成大工作后,施开波在科研道路上一路劈波斩浪:2017年,两篇SCI论文进入全球最优秀1%的序列;2019年,一篇学术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从2020年至今,在全球近700万科学家评选中,施开波三次入选全球前2%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很多人问过施开波同一个问题,做好科研有什么秘诀?他的答案只有一个:科研的路,和人生的路一样,没有捷径。坚持走下去,就是最快的方式。
第二篇章“青春·遇见”,成都大运会升旗手教练员曹玉蕊、“未来科幻大师奖”创始人孙悦、成都大学泰国交流中心主任关国兴、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曾红莲结合工作学习经历,讲述参军入伍服务大运的奉献、追逐科幻的坚持、中泰交往的友谊、健康列车的故事,生动诠释了青春遇见世界、遇见成都、遇见未来的模样。
第三篇章“青春·逐梦”中,中国电科首席专家柴霖,骄傲自豪地诉说中国航天的蓬勃发展,电科十所航天事业部人员的平均年龄33岁,中国航天涌动着新鲜的血液和闪耀着光明的未来,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可以加入中国航天。“00”后成都工匠李大江,向我们诉说了一个高职生跨越重重困难,艰苦奋斗成为一名成都工匠。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修复师刘晓彬,深情地向我们讲述了他与文物修复的故事,让我们了解了文物修复工作的细腻与重大意义,呼吁更多青年共同加入文物保护的行列。90后农业职业经理人舒星宇及其团队,展现给我们一群青年毅然辞职回乡,通过通信科技带动家乡发展,成为成都第一批“新农人”,在土地上书写青春华章。
第四篇章“青春·闪光”,红星新闻首席记者王垚带我们走进了成都平凡青年的世界,是贴着“免费领取”“成都高温,你们辛苦了的“爱心冰柜”,是成都火车南站的一碗碗免费的爱心牛肉面,送给处在困境的人是随身带着一把伞为乘客撑伞的网约车司机,是为孤寡老人、残疾人提供爱心跑腿的”小牛哥”,是冲在一线救人的两位藏族姑娘,是这些充满热血的成都青年,温暖了整个2023。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随着所有演职人员上台合唱《成都》,现场的观众在这首歌的陪伴下有序离场,“青春大讲堂”落下帷幕。
“我对《让远山遇见成都》中健康列车驶进大山印象深刻,他们坚持救助18年,甚至有一次被困在绿皮车上47天,他们坚守岗位这么多年让我感触很深,我最初想要转专业,但是当我听到他们的故事,感受到他们的坚持后,我想尝试像他们那样在这个专业继续坚持下去”。2023级建筑工程专业何果芹说。
2023级建工学院建筑1班的代坤航说:“王垚记者的演讲让我看到了平凡人的动人故事,我今后也要从身边做起,帮助身边的人,为建设友爱祖国出一份青春力量。”
“今天是我第一次正式地讲述我从军的经历,我在2012年就在成大读书,跟成大有九年的渊源了,所以我对成大有很深刻的感情,成大现在发展越来越好,我觉得我自己也是在一步一步往前走,我感觉我跟成大同频共振,所以我对成大有很深刻的感情,只要成大召唤我,我就会回来。”成都大学校友张钦谈到这次演讲说道。
不负青春,不负梦想,活动散场青春不散,和城市共美好。2024年,继续追光不止,让城市更可为,让青年更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