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筑梦超级高铁》新书发布会      

川观新闻记者 肖姗姗 图片由出版社提供

6月16日,第2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以下简称“图博会”)第二天。四川出版展馆内,西南交大出版社、电子科大出版社和四川大学出版社在此亮出了四川高校出版社的成绩和实力。系列新书发布、战略合作签约、学术研讨交流……转企改制的16年,四川高校出版社在市场化的浪潮中进一步发展壮大,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品牌,并收获了市场和读者的赞誉。

发挥专业优势

打造学术出版高地

西南交通大学《筑梦超级高铁》新书发布会暨“中国高铁出版工程——科普系列”图书分享会成功举行。该丛书包括《高铁简史》《高铁问答》《高铁知识趣谈》《磁浮高铁简史》《筑梦超级高铁》五种,以图文并茂的表述方式对轮轨高铁、磁浮高铁和超级高铁三类高铁相关知识进行了诠释,使原本神秘遥远的高铁走近大众。

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柴园园如此评价:这是从有轨交通发展以来的一套里程碑性质的科普图书,包含中国有轨交通的传统优势项目、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新一代技术,对高速铁路建设和发展是非常有意义;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中国区市场销售总监严民认为,该书的出版为国际读者展示了中国高铁的非凡成就和先进的技术,为其他国家在高铁领域的发展提供宝贵的指导和借鉴。

据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王建琼介绍,“中国高铁出版工程——科普系列”丛书通过施普林格、世界科技等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实现了多语种的版权输出,向世界分享中国高铁的发展成果,让国际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高铁。

电子科大出版社与北京慧澜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四川出版展馆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正式宣布,未来,双方将在版权贸易、选题策划、项目申报等多个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探索国际市场,高质量高标准做好“走出去,引进来”工作,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

电子科大出版社与北京慧澜国际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四川大学出版社在本次图博会上,发布了两部重要图书。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蒋永穆牵头编著的《中国基本经济理论百年探索(1921—2021)》,从2018年初启动,耗时5年,皇皇巨著终于面世!该书系统梳理了建党百年来中国学者对基本经济理论的不断探索和中国经济发展中呈现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全景式展现了中国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理论问题的研究历程及丰硕成果,极大丰富了对中国百年经济思想、经济理论的研究。

除了这样的学术史大书,四川大学出版社还推出了“诗译成都 语话天府”中英双语丛书,深度挖掘天府诗性文化和现代成都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诗意生活的丰富内涵,面向留学生的国际中文教育和中小学生的国际理解教育,以中英文双语鉴赏编译为内核,融入100幅中国传统书法、20个音频视频,传播具有区域辨识度的中国好声音。

加快改革和发展步伐

高校出版社迎风启航

高校出版社是我国出版业的重要构成之一。自1955年第一家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以来,中国的高校出版社已发展了近70年,利用高校雄厚的学科优势和人才资源,走出了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2007年,教育部和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下发了《高等学校出版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拉开了高校出版社的“改革”大幕。

16年来,四川的高校出版社顺应时代,不断加快自身改革和发展的步伐,走出了专业化、特色化、精品化的道路,更逐渐成为四川出版“走出去”的生力军。

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刘长军坦言:“学校因铁路而生、因轨道而兴、因高铁而强,有力地支撑了中国铁路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深度参与中国高铁技术创新的全链条全过程,建立起世界轨道交通领域最完备的学科体系、人才体系和科研体系。”

将学校和最新的高水平学科成果转化为出版精品,正是像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这样的高校出版社独有的资源。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依托学校在轨道交通科研领域的独特优势,瞄准中国轨道交通出版高地的发展目标,以中国高铁“走出去”为契机,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推动文明互鉴,与欧美、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出版机构密切合作,先后实施了70余个项目、10余个语种的“走出去”“引进来”版权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电子科大出版社则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弘扬先进科学技术为己任。社长田江如数家珍:“我社出版《鲁班绳墨: 中国乡土建筑测绘图集(全8册)》获得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提名奖。此外,依托电子科技大学专业背景优势,先后出版理论、学术、应用技术等多种高精尖科技著作。”近年来,在“走出去”方面,电子科大出版社持续实践,不断提升出版国际能力。“文以化人、文以载道,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走出国门,让文化自身说话,使其成为不同语种、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和平交流沟通的媒介,是出版人的责任。”田江表示,“走出去”的同时,电子科大出版社还积极“引进来”,“今年的重点是关注国外经典的、领先的、有用的科学技术著作。”

四川大学出版社在作为自身优势领域的学术出版工作中,始终坚持围绕重大主题开展选题策划工作,推出了《儒藏》《中国基本经济理论百年探索(1921—2021)》《走向法治》《朱德研究文集》等精品图书。同时,四川大学作为全国排名靠前的一流大学,学科优势突出,也是四川大学出版社资源的富矿。“坚持用好川大资源、四川资源,并立足川大、辐射全国,这一思路收效显著。”四川大学出版社社长侯宏虹介绍道。

日前,四川大学出版社《中国城市通史》获得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作为一家高校出版社,实现了“三大奖”正奖的首次收获,在这个过程中,四川大学出版社的优秀出版人,创新突破,走出舒适圈,自筹资金,对优质选题给予补贴,“我社还对入选重点出版项目、获得重要出版奖项的出版物给予专项奖励,充分调动全社员工打造精品的积极性。这些制度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我社打造精品奠定了坚实基础。”社长侯宏虹直言,不破不立,2022年,四川大学出版社营业收入较2016年增长约60%。

高校是学术人才的“摇篮”与“大本营”,优质学术资源是高校出版社的核心优势和立身之本,是高校出版社核心资源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开发潜质的部分。“到2025年,四川出版实现全面振兴,内容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公共服务能力、人才聚集能力、行业管理能力全国领先。”站在这一风口,推动四川出版高质量发展,高校出版社已启航。

四川大学出版社“诗译成都 语话天府”中英双语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