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内容
1481
践行劳动教育 助力乡村振兴
文:王静   来源: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11月5日和11月12日,在成都大学教务处和定点帮扶办公室的支持和指导下,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吴启红、副院长王静和董建辉、教师团队组织选课学生走进学校对口帮扶地——简阳市石钟镇民强村,进行乡村振兴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劳动教育,不仅让田间地头成为滋养大学生身体和心灵的新课堂,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成都大学开设的“乡村振兴劳动教育实践课”服务于正在开展的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为新时代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的创造探索和内涵发展提供样本,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同学们首先聆听了学校选派到民强村的驻村第一书记王繁老师的“乡村振兴”专题讲座,学习党中央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了解驻村帮扶开展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的艰辛过程和取得的初步成果。



随后,民强村的劳动指导老师和带队教师引导学生前往劳动地点开始劳动实践。其中,两组师生走进田间地头、参与农耕活动,除草、挖红薯、采摘蔬菜,一组师生帮助村中行动困难的老人进行房间整理和田间工作,一组师生整理村委会图书室和打扫村小学的卫生。过程中,学校帮扶办主任、工会常务副主席徐涛和教务处副处长张洪带头示范指导学生劳动,向同学们展示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同学们干劲十足,圆满完成劳动任务,获得村民的一致好评。



劳动实践结束后,每一位参加实践的同学在现场写下了自己的体会和总结。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刘浩宇表示,体会到了农民的不易,劳动的辛苦,更加理解了“劳动人民最光荣”。



吴启红在接受简阳市电视台采访时表示:“我们学院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将劳动教育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把学生带领到对口帮扶的民强村来,通过劳动,见证民强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变化,也希望今后学生能够为乡村振兴、乡村建设发挥自己的作用。”


“从课堂走向田野、从课本走向自然,实现从课堂育人到劳动育人、从书本育人到生活育人、从知识育人到实践育人”,此次劳动教育实践课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时代新人,让参加劳动课的学生深刻认识党中央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衔接的决策部署;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乡村经济提升和文化发展过程中,通过劳动教育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能力及劳动品质、劳动素养、劳动习惯。学生们体验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感悟劳动教育真谛,为以后走进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干农活、知农事、体农情,参与课程的学生们通过亲身的劳动实践积累了农作经验,充分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和乐趣。未来,我校将依托民强村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合当地红色文化历史,建立“劳动教育”实践体验基地。面向简阳市乃至成都市大中小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乡村以真实劳动和沉浸式场景体悟劳动教育真谛,学习、传承乡土文化、农耕文化。开启“劳动教育”与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模式,增加本地就业岗位,促进村民增收,推动民强村三产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此次供全校学生选修的“乡村振兴劳动教育实践课”,是由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开设,以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的方式,分两轮次展开,每轮100人,共200人参加。

  2022年11月15日 14:23  成都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