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内容
848
【自由谈】“钟美美”们应该成为教师“自拍”的一面镜子
文:李燕霞   来源:新闻中心

黑龙江鹤岗的13岁男孩“钟美美”因模仿老师走红,夸张的姿态,眼神、嘴唇、穿着、语气、神态等细节上的精妙刻画与戏仿,勾起了很多人中小学时代的回忆,不少网友笑称,回到了被老师支配的恐惧。但随后钟美美大量下架模仿老师的视频,网上传出了“钟美美被约谈”的消息。无论“被约谈”是否属实,钟美美的模仿都值得所有老师和教育部门注意。这是否是学生视角下老师形象的真实投射,而我们的教育要怎样去包容孩子们这种本真的模仿?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在《模仿律》一书中提到,人类的一切行为不是模仿就是创造,而模仿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行为。钟美美对老师的模仿是一个13岁的孩子对周遭事物天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模仿力,更多的是出于一种童真。模仿老师、模仿家长甚至是模仿花鸟虫兽都在儿童群体中屡见不鲜,这是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观察。


试问,谁的童年里没有模仿过一两个老师?我们大可不必站在成人视角下去扼杀“钟美美”的天赋,也无需赋予其过多的符号意义和复杂解释。相反,作为被模仿者的教师们应当反求诸己。毕竟,创作的灵感大多来源于创作者的生活体验,老师们不妨将“钟美美”当作一面镜子“自拍”一番,窥探一下自己在孩子们心中是何等形象。


教育从来不是不容批评的,它更多的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钟美美”的模仿恰恰给为人师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反馈渠道。课堂之上,师生大多是出于一种单一的传授过程,老师作为一种权威性的存在,学生更多的是被迫的接受这种授受方式。课堂之外,学生们应该有自己的空间,在不违法,无涉公序良俗的前提下自由伸展,而不是被捆绑手脚,不敢提出一点异议。更何况,“钟美美”的模仿并非扭曲,相反他引起了一号人的情感共鸣,证明这些模仿行为并非无中生有,恰好是很多人的亲身经历。


事后,教育部门曾回应“钟美美被约谈”的传言称,希望从正面引导孩子,拍一些正能量的作品。不禁让很多人感到疑惑,“什么是正能量的作品?‘钟美美’怎么就负能量了?”


有些地方的教育部门面对这种模仿时未免过于敏感,少了些气度。“钟美美”的模仿视频并没有引发人们对教师的声讨,甚至一些老师看过后也不由得捧腹大笑。我们应该允许这样的模仿存在,也应该鼓励孩子们善于观察这个世界,永远存有一种好奇心,这也正是教育的本职所在。


当然,并非所有老师都像“钟美美”的模仿秀里那样,教师行列中不乏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者。只是,通过大众对“钟美美”模仿视频里的老师形象的反映,我们可以看到比起打压式的教育,学生们更喜欢也更能接受的是注重沟通,相互尊重的教育,在一种更加包容,更加和谐的氛围里孩子们才会健康成长。


老师们也应该注意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毕竟老师所承担的除了教书还有育人。一种过激的教育方式会影响一个孩子一生。很多人回忆自己的学生时代,有人因为遇到了好老师而倍感欣慰,也有人因为遇见了一些教育方式不当的老师而留下了心理阴影。我们无法要求老师成为“圣人”,但至少把教师这份责任扛在肩上,时刻提醒自己,一名教师应该有的自我修养:育人,而非伤害人。

  2020年09月14日 10:31  成都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