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视角 - 内容
4020
五个大学生 月入十多万
  来源:成都商报
  “买单!我有10元的代金券!”在靠近成都某大学的一家火锅店,仅仅因为在一份DM杂志上做了几次广告、发布了几次代金券后,几个月时间内竟回收了上万张代金券,餐馆生意更是狠狠地火了一把!而一些来探访的家长等也可以用这本杂志上的酒店、公寓代金券,享受10元、20元不等的住宿优惠。

  如今,这本以代金券为特色的DM杂志正在成都各大高校中高速传播。4万份的发行量、每期10多万元的广告收入;拿下成都所有高校广播、电台、网络的独家代理权……不可想象,创造这一神奇的竟是5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如今,3人已于去年毕业专职于该杂志,1人读研,1人还在读大四。

  传媒“黑马”:从零利润到月进10多万

  从发行量1万份、零利润发展到现在的4万份发行量、每期广告收入10万余元,让《校园消费》这份DM杂志在短短1年半时间里产生质变的主角竟是5名大学生。如今,其中3人已于去年毕业专职于该杂志社,1人读研,1人还在读大四。

  前日虽然是周六,但当记者来到位于科华北路某商务楼的成都高效广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时,十来个年轻人仍在办公室里忙碌。进入总经理办公室,5个年轻人正围在一张大办公桌前热烈讨论着。这就是《校园消费》的5个创办者,也是成都高效广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5个老板:负责全面事务的刘洪燕,负责发行的王林,负责策划的刘振华,负责编辑的任建,负责公关的龙宏。

  “有个减肥产品想在我们杂志上投广告,虽然价钱不错,但我们还是打算做一番调查后再接招。”与2005年9月第一期时求人打广告、被人挑剔不同,现在的《校园消费》已有稳定的广告客户,对于新客户的挑选也更慎重些。

  翻出保留至今的第一期《校园消费》——一本黑色、16开的旧杂志,5人都是一脸自豪。当时杂志发行了1万份,主要就在川大里赠阅,耗费了一个暑假,收支刚好平衡,但第二期杂志就开始赚钱了,这一赚就赚了1万多元。到2006年初第三期出来,印量已经增加到1.5万份,覆盖面也推广到其他高校。去年3月,他们就租下了一间月租金1000元的办公室,杂志也变成了定期发行的月刊,刘洪燕他们3人去年毕业后就开起公司,一门心思经营杂志。“现在我们已经有4万份的发行量了,每期广告收入10多万元!从这期开始也从16开改版成了8开的大杂志。”

  创业初衷:被生活所迫勤工俭学

  “其实不是我们多优秀,当时选择做《校园消费》也是被生活所迫。”刘洪燕家在农村,上大学负担本来就不轻;刘振华父母都是普通教师,收入不多;其他3人家中经济条件也不怎么样。勤工俭学、增加社会经验促成了5人现在的成就。

  “男孩子在大学里,就不能依靠家庭。所以我们进入大学不久就开始勤工俭学,一来贴补家庭开支,二来还能赚取社会实践经验。”刘振华说,他们5人大一时每月支出都不过300元左右。

  2005年6月,在川大工商管理学院学生会任职的任建找到同学刘洪燕,想在9月份新生报到时,通过向新生免费发放校园地图,推广一下学院记者团的良好形象。可要印上万份的地图得花不少钱。钱从哪里来?刘洪燕想到了拉赞助。

  于是,他们在地图的设计图纸上画出了24个广告位,利用暑假时间东奔西跑地招商。“当时没有正规公司作后盾,客户哪敢把600元广告费交给我们这些年轻人,我们就跟客户说,大不了按个手印,自己负责!”最后,跑了80多家商家,好不容易推销出去了广告位。开学了,他们不仅顺利印制了两万张地图,还赚了8000多元。“这张地图基本上算是《校园消费》的前身了!”

  2005年9月开学后,经“地图一役”有了“刘总”美誉的刘洪燕就开始张罗《校园消费》了。当时他们向客户承诺发行1万份,但广告收入和成本一比,亏了2000多元。刘洪燕和龙宏就找到一家理发店,一谈就是3小时,“我们给它搞了创意:请我们一个美女同学当模特,做一个理发过程的前后对比。或许是被我们的执着打动了,他们出资2000元做了3个版的广告!”

  陡生波折:大学毕业是走还是留?

  《校园消费》杂志仅仅是这5个年轻人搭建的一个平台。现在,他们手中握有成都所有高校的广播、电视、网络的独家广告代理权,还开发了学校户外媒体。但就是这份火得“一塌糊涂”的DM杂志,在去年夏天刘洪燕等3人大学毕业时差点夭折。

  2006年初,刘洪燕、任建、王林三人都找到了让人羡慕的好工作。当时《校园消费》已经做了5期,发行量稳定在1.5万份。是参加工作,还是继续做这份杂志?三人的父母几乎不约而同地反对他们搞杂志……在他们看来这是不务正业。

  “我们都不愿意这样放弃!”随后,他们利用毕业前的几个月时间做了一次成都校园消费的市场调查:在四川大学、电子科大、成都大学、电子高专等不同类型的学校里,他们发放了上千份调查问卷,调查大学生的消费倾向、收入来源等。结果惊人:成都13所主要高校,共有在校大学生41万人,而且人数将呈现总体上涨趋势;大学生生活必需品消费和其他可支配消费的总额超过21亿元!其中,将近一半人每月支出在300~600元。

  就这样,3人坚定了放弃好工作的决心,用前几期积攒下来的上万元租下了一间大办公室一年的使用权,正式开始了创业过程。现在,公司已经是有25个专职员工、200多兼职大学生的文化公司了。算上专职会计、出纳这些年龄略大的同事,公司平均年龄不超过24岁。而北京、上海、重庆以及成都本地的一些传媒集团、风险投资机构纷纷表达了合作的意愿。“我们相信校园消费市场还大有可为!”站在办公室窗前,刘洪燕他们看着远处的川大校园说道。本报记者张睿

  DM是英文“direct mail advertising”的缩写,直译为“直接邮送广告”。它排除了新闻的文字干扰,有针对性强、投递准确、信息攻势猛烈、免费阅读等优势。

  《校园消费》DM杂志的大部分内容就是广告,再加以一些颇受欢迎的代金券。于2005年9月发行了第一期,发行量1万份,零收益;到今年3月,已成为定期发行的月刊,发行量4万份,每期广告收入10万余元。

  此外,刘洪燕等5人还拿下成都所有高校广播、电台、网络的独家代理权……

来源:成都商报2007年3月26日要闻
  2007年03月27日 15:38  成都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