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大要闻 - 内容
194
成大附院获评为2023年度四川省“党建工作示范医院”
文:陈琪   来源:成都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   二级单位审核:杨滢

近日,四川省委组织部与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联合发文,表扬 2023 年度四川省“党建工作示范医院”和四川省公立医院“标杆党支部”,我校附属医院成功获评为2023年度四川省“党建工作示范医院”,成都市市级仅两家医院获评。



成都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市委以及学校党委关于党的建设的决策部署,将党建工作与医院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实现党的建设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相互促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


党建+业务,构建科学精细管理模式


院党委坚持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要求,通过以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单位为契机,将党建与医院精神文化、管理模式、服务体系深度融合。开展“一科室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创建活动,形成充满活力、具有特色的支部品牌内涵。坚持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自2019年以来,医院连续4年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排位A级,全省无财务年报组中位列第1名。




联合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先后4次开行健康列车赴凉山喜德县尼波镇、1次赴贵州遵义梓桐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为当地群众提供医疗健康服务,助力乡村振兴,获央视《新闻联播》等多个栏目报道5次。健康列车党支部荣获四川省公立医院2022年度“标杆党支部”。2023年健康列车负责人被中共中央宣传部评为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服务标兵。



党建+文化,形成特色医院文化品牌


院党委将党的建设和人文医院建设写入章程,确立人文医院“三个一”建设目标:让每一个学科都有领跑的机会,让每一个职工和学生都有奋进的状态和提升的空间,让每一个病人和大众能够主动参与到自我的健康管理和自己的疾病防治当中。



针对学生、新进职工、青年骨干、高层次专家实行分类分层的培养培育培训,以“星辰学院”人才培训专项工程为抓手,逐步形成有计划、分层次、全覆盖、高效率的医院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实施“攀登”、“培优”、“青苗”人才培养计划和卓越青年医师、卓越榜样医师培养工程,帮助提升学习能力或职业素养,营造内在人文气息。



医院实施“文化提升工程”,重新设计医院导视系统,更新院内外标识标牌,规范布局公共设施设备,全方位注入文化元素;制定“窗口服务十标准”,规范医务人员行为和文明用语。实施“文化展示工程”,在门诊区域打造学科建设及大运主题专栏和抗疫精神宣教基地等。打造“红色文化阵地”,在党员活动室、医生办公室、示教室等区域打造党建文化墙,全方位展示医院党建人文风采,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党建+公益,建立人文关怀服务体系


医院成立成都市首家国家标准慢性代谢病管理中心,依托医联体建设,为辖区慢病患者提供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作为成都市唯一试点单位医院率先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门诊体验”试点工作,2023年8月1日起推出“一次挂号管三天”便民措施。2020年成功申报获批“成都市急救知识与技能科普基地”并定期免费开放;2022年成都大学急救教育中心在医院挂牌成立,不断加强辐射大中小幼的急救教育。急诊医学科党支部依托成都大学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科普基地,积极开展“急救科普进万家”和“急救科普进校园”两项主题活动,推进健康科普“零距离”,进一步提升全民的安全素养和应急能力,践行健康中国战略。



医院秉承“重在精心、贵在尽心、赢在创新”理念,分别成立医院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医疗队九寨沟县、石渠县临时党支部,以基层党建保障精准扶贫工作,实现对口帮扶“四到位”:人员帮扶到位、技术帮扶到位、学科帮扶到位、驻村帮扶到位,医院被省委、省政府授予2021年“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单位”;2017年四川省脱贫攻坚“五个一”帮扶先进集体。



2023年第31届大运会在成都举办,大运村医疗中心全程由成都大学附属医院牵头负责,圆满完成9000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教练员和代表团成员们的医疗保障任务,医疗中心共接诊门诊患者1977人次,急诊患者372人次,收到来自40个国家/地区代表团的表扬信133封,满意度高达99.2%。医院获“成都大运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未来,成大附院党委将继续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面加强党对医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团结带领全院党员职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擦亮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


  2024年06月28日 09:08  成都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