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大要闻 - 内容
240
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资助项目“中国传统皮影数字化创新人才培训”开班
文:刘姝君   来源:中国-东盟艺术学院   二级单位审核:周小骥


6月11日上午,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资助项目“中国传统皮影数字化创新人才培训”开班仪式在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凤凰山7号楼学术报告厅举行。25名学员将开启180天的培训学习之旅。


学校党委专职副书记胡秀强,四川省艺术研究院院长、《四川戏剧》主编谢竹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皮影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四川川北皮影艺术团团长王彪,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党委书记郭桂玲,国家艺术基金监督专家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原副院长、四川工商学院科研与学科办主任汪代明,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垚,四川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高中立,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相关负责人出席开班仪式。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项目授课导师、全体学员参加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影视与动画学院动画系系主任余洪主持。


胡秀强代表学校向出席开班仪式的嘉宾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员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成效,尤其是承办项目的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及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成果。他说,学校高度重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申报、实施工作,希望“中国传统皮影数字化创新人才培训项目”能够以深厚的文化自信和坚定的历史自觉,深入挖掘并讲述皮影艺术的精彩故事,推动中国传统皮影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谢竹峰指出,皮影艺术和众多传统民间艺术一样,正面临着消亡的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传统皮影的数字化创新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传统皮影艺术与现代数字技艺的巧妙融合,更是对中国传统皮影艺术的自觉保护与责任担当,更是实施传统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关键实践。他希望学员们认真学习,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艺转化为行动,致力于将中国文化的传统发扬光大,让皮影艺术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郭桂玲在致辞中表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充分借助数字化手段为非遗赋能,通过数字化为中国传统皮影的保护、传承、传播增加趣味性、交互性,不断扩大中国传统皮影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让其拥有更多的应用场景,增加受众人群与非遗的互动,为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新增多元化收益渠道,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文化在于传承,要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在创新表达中,让非遗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王彪表示,希望通过中国传统皮影数字化创新人才培训,让每位学员都能获得宝贵的经验和知识,不虚此行。他鼓励学员们在提升自我文化修养和思想境界的同时,积极探索非遗传承的新路径,激发文化创新活力,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教师向飏博士作为学员代表发言,他希望通过这次学习机会,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皮影戏,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中,为皮影戏的传承与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培训名家荟萃、大咖云集,真正体现了国家艺术基金‘名师高徒’的培养理念,以及‘小批量’‘高层次’的培养目标。”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院长张娟介绍,这次培训不仅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对学院的专业教学与学科建设有重要助益。学院将全力做好各项组织服务工作,确保本次培训圆满完成。


中国传统皮影数字化创新人才培训班项目负责人秦洁教授详细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本次数字化创新人才培养将紧紧立足于传统皮影的原生艺术性,通过数字艺术、数字技术、数字媒介和数字思维这四个维度,对“多幕皮影戏”技艺进行深度创新,努力将这一技艺推广到更多的基层皮影剧团,助力传统皮影戏在造型艺术、舞台设计以及表演程式等方面更好地适应当代审美和观演体验,实现中国传统皮影艺术这一“文化的、本土的、传统的”艺术与技艺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让传统皮影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本次培训经面向全国招生、专家遴选和公示,总计25名学员参培,学员均拥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者副高职称,从业10年或在行业里有影响有资历有获奖的学员,学员整体素质高,专业技术过硬。培训总时长为180天,邀请了多位国家级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和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专家学者担任导师,培训将通过《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内涵及世界意义》《皮影传统皮影技艺研究》《皮影戏的数字化创新策划与管理》《文旅融合背景下皮影艺术的数字化创新设计》《中国传统皮影的数字化创作实践》五大课程,进行系统理论授课和创作实践,以期创作一批有代表性的作品,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服务中国传统皮影戏的发展。

  2024年06月11日 15:59  成都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