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大要闻 - 内容
695
学校召开七届第138次党委常委会会议
文:文舒   来源:学校办公室   二级单位审核:薛常兵

6月6日,学校召开中共成都大学委员会常委会七届第138次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学生的回信精神,听取了附属学校建设情况的报告,要求全校要坚持传承百年师范历史使命,全力推进附属学校高质量建设发展。一是合作推进环高校基础教育建设,进一步加强学校托育中心、附属幼儿园、附属小学、附属中学建设,强化与属地合作,双向赋能,加强学位、质量、品牌“三大攻坚”,办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有力推进环高校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有效解决成大及属地片区子女就近入读优质学校问题,办实办成幸福美好生活工程和民生实事。二是推进附属学校与教育学科专业互促共建、双向赋能,持续深化与附属学校共享图书馆、体育馆、实验室、学术讲座等教育教学资源,共同探索教学研究、教育实验、评价机制改革,联合开展教育改革项目、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在线教育平台建设,合作开发更具前瞻性和实操性的课程内容和教材,协同完善实习实践机制,创新融合大学文化和附属学校文化建设,合作推进教育硕士博士点建设。三是用心用情做好关工委工作,要站在红色江山后继有人、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战略高度,结合学校和附属学校实际,持续用力做好青少年儿童工作,组织开展多样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儿童争做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青年、好少年;抓实抓细对口帮扶九寨、简阳的“组团式”教育帮扶计划,更好助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听取学校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工作情况及“后大运”国际化发展战略实施情况的报告。要求全校要把学习贯彻省委市委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准确把握省委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以及市委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一体推进贯彻落实,逐一抓好任务细化分解,坚持学用结合、以学促干,统筹抓好强学科优专业、抓改革促开放、办实事惠师生、防风险保安全等各项工作,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量质齐升,以立德树人工作成效检验学习贯彻实效。一是要加快推进服务新质生产力的新型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学校在教育、人才、科技一体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实施全球引才计划,大力营造引才、育才、爱才、护才、用才、留才的良好氛围环境;推进分层分类人才培养改革,强化五育并举,深化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内涵建设,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构建“数智+”“艺工结合”“大健康”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持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与布局,完善“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强化“数字素养课程”建设,做好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推动课程体系创新;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产城校”协同育人平台建设,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抓手,打造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育人新高地。二是要加快构建有组织的科技创新体系。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高水平建设国家“111”计划低碳新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生物与医药前沿技术研究院等科技创新重点平台,全力保障与国家超算成都中心、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共建的成都大学分中心、联合实验室建设运营,推进共建成都市人工智能研究院,有组织推进原创性、基础性研究,努力推动更多“从0到1”的成大创新;持续增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能,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科研机构联合共建一批大学科技园、中试研发平台等载体。三是加快推进服务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持续释放“大运村”文明互鉴效应,深化实施“后大运”国际化发展战略,在“后大运”进入国内外一流大学朋友圈,实施师生全球交流计划,持续发挥世界青年大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作用;积极推进“后大运”国际合作项目,持续引进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学术机构等优质资源,加大外籍专家引进力度,拓展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共建高能级联合实验室平台和联合创新平台;积极打造留学成都品牌,继续扩大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生规模,推进建设以泰国研究中心、成都东盟中心、天府文化研究院、友城研究中心、韩国研究中心、文明互鉴与“一带一路”中心为标志的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集群,打造国别区域研究领域特色鲜明的成都品牌。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2024年06月10日 18:31  成都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