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视角 - 内容
1170
【搜狐】聚焦!成都大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高标准培养一流应用型人才!
文:搜狐

原文链接:https://3g.k.sohu.com/t/n464894008?showType=&sf_a=weixin


在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指引下,成都大学将以“高标准培养一流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紧紧围绕“双万计划”、“六卓越一拨尖”等目标任务,以“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和“一流课堂”为三核驱动要素,辐射带动人才培养各项工作的内涵建设和改革创新,提高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一流生源提升工程

探索和试行全员招生机制,强化和创新招生宣传,探索信息化招生宣传模式,扩大学校影响力和知名度。将一流专业建设各项指标纳入专业招生计划编制模型,形成“专业建设—招生规模”良性循环。逐步扩大省外招生数和招生人数比例,探索省外招生专业轮换机制。改革招生模式,逐步推进专业大类招生。结合学校“541“建设目标,逐步扩大招生规模确保2025年本科在校生人数达到30000人,招生录取线超一本20-30分。


一流专业建设工程

主动对接成都市“5+5+1”现代产业体系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需求,加强软硬件条件和师资队伍等专业内涵建设,严格执行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质量建设标准,做好专业预警和专业动态调整,不断优化专业结构。紧紧围绕教育部“双万计划(专业)”推动学校一流专业建设,构建“三级四类”一流专业建设体系。五年内,拟建设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四川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个,校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10个,校级一流专业培育项目5个。


一流课程建设工程

按照教育部一流课程“双万计划”总体部署要求,构建“三级五类”一流课程体系,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一流课程。鼓励院系打破专业壁垒,提高通识课程比重。2020年,建成校级五类“金课”100门。五年内,建成校级五类“金课”300门,择优打造省级一流课程30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0门。推动学校现代化教材建设工作,2020年校级教材立项50项,力争五年内校级教材立项120项,省级规划教材20项,取得国家级规划教材零的突破。

课程思政1212工程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实施“1212工程”,形成“十个一”的初步成果: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培育优秀教师;打造示范团队;建设教研项目;开发特色通识课程;开展交流、展示、评选、表彰活动;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形成学院特色;创建示范专业、示范教学团队和示范课程;凝炼特色成果。五年内建成10个“专业思政”示范专业、20个“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10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以及20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


一流课堂改革工程

全面推动课堂教学革命,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基于“互联网+”的课程体系。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打造一流教师教学团队。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推动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学习革命”推进“质量革命”向纵深发展。规范课堂教学管理。未来五年,建设100间智慧教室,建成3-5个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15个优秀教学团队,评选20个教学名师,50个最受学生欢迎教师,100个青年教师名师,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奖励1000项以上。


一流实践育人工程

优化“五四三三”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坚持育人途径拓展融合。让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紧密衔接,全过程融入德智体美劳教育元素,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未来五年,进入中国高校创新人才暨学科竞赛排行榜全国前200名,纳入排行榜学科竞赛项目获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励750项以上;建设校内实践教学示范基地20个,校外实践教学示范基地300个。

一流协同育人工程

促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校企协同,形成与政府、企业建立“政产学研用”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做好卓越新闻人才、卓越法律人才、卓越教师和卓越医 生等卓越人才培养。重点建设新华三IT学院和成都医美学院。推进产教深层次融合。2020年底,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100项以上。未来五年,力争建设10个产教融合示范基地,3个产业学院,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200项以上。


拔尖人才培养工程

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机制。根据学校学科专业发展优势,重点打造新工科、新文科和新医科三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班,推进“书院制”,进一步强化“三制四化”。未来五年内,张澜学院每届招收学生人数约150人;加大考研升学和国际化程度,平均考研升学率达到80%;论文、专利,软件著作权等获得率约提升80%;英语六级、雅思/托福5年平均过级率约90%;国内外交流、游学等项目达到30%。


一流质量保障工程

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为抓手,建好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按照“检查-反馈-改进-建设-检查”的运行机制实施。做好工程认证、医学认证和师范认证,探索开展文科认证工作。至2025年,学校师范专业全部通过第二级合格标准认证,1个师范类专业通过第三级卓越标准认证,5个工科类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或中华工程教育学会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临床医学专业通过医学认证,3个文科类专业通过认证。


  2020年07月10日 16:08  成都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