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内容
2371
风雨研路 |7位考研学子分享考研秘笈
  来源:新闻中心

 考研,有人说是一趟孤独的旅程;有人说选择了,坚持了就“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辛酸苦累尝遍,尘埃落定之时,都要为自己鼓掌。新闻中心采访7位考研学子,听听他们的研路秘笈。


姜棣文:外国语学院2014级英语专业

考研去向:中国人民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300多个日日夜夜,6点的清晨,10点的夜晚换来的是初试第二、总成绩第二的结果,经历过崩溃,想放弃但又继续坚持,所有甘甜苦涩的告诉我:走下去,天会亮。


本科阶段我成绩比较稳定,平均绩点3.78。基于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喜爱选择了跨专业考研,因此我的专业课备考可以说是零基础开始。决定考中国人大后,我开始“混迹”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各类考研群里,向里面人大的学长学姐“取经”,了解人大近年来常用的考试教材、重点、出题风格,然后就投入了考研大军。


备考初期压力非常大,要看的书很多,自己更像是无头苍蝇不知从何抓起。后来考虑到自己专业基础知识薄弱,我选择了主攻专业课,同步进行英语复习,到后期复习政治,有的放矢。所以我建议专业课薄弱的可以先弄懂核心教材,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相关专业的书籍太多了,很难面面俱到,短期内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就好。


到临近考试的时候很容易陷入焦虑,这时候一定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复习进度,不要考虑太多,只管走过去,要相信,一路上花朵自会开放。


刘思圻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考研去向:华中师范大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考研是我从进大学开始就定下的计划。其实说现实点,考研是继中考、高考后你人生中为数不多的筛选机会之一了。怀着对语言学的热爱,我在大三上学期选定了考研的学校。出于对汉语语法界知名人物邢福义先生的学术和为人的敬佩,我选择了华中师范大学。


在学习方法上,规划很重要。首先要给这一年做一个总体的规划,然后再分基础期、提高期、冲刺期,分阶段制定学习目标。我从3月开学开始进入正式复习,到暑假之前把参考书都看了2遍,英语单词和句法基本搞定,把基础打牢。从暑假开始,我把手机关机放在抽屉里(非常重要),每天保证了13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上午精力比较好,每天背半小时单词后,就主要用来背专业课;英语是下午考,所以我下午用来复习英语(英语真题是最好的复习资料);晚上适合做一些理解性的题目以及看拓展书目,开始复习政治的时候也安排在晚上。


为了有个更安静舒适的环境,我在成大花园租了一间房。临近考试那段时间,我甚至从未见过白天的成大花园,每天都在黑暗中醒来,在黑暗中归来。华中师大语言研究所所训是“抬头是山,路在脚下”,我觉得这句话尤为中肯地道出了治学精神,我也一步一个脚印践行着。


拉尔呷呷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考研去向: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



我不算成绩好的那一类学生,我是专升本升上来的,和其他同学相比我的基础很差,唯一的补救办法就是比别人多下点功夫。我平常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也在这些活动中发现帮助别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于是决定考社会工作专业。从去年三月开始,一天12小时我都泡在图书馆里,黑咖啡、复习资料成了我最亲密的伙伴。寒冬,站在走廊上背书也成为了日常。


在我看来,复习要讲求策略,比起死记硬背,我更喜欢批判性地思考与理解问题。这样考试碰到不会的题,也不会只写口水话而是有独特思考的作答。其次就是心态,考前一周非常煎熬,那种长期的坚持把一切都变得枯燥无味,让我觉得好像原地踏步,好在我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最终以初试、复试第三的成绩收尾。


姜楠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考研去向:江苏大学汉语国际教育



如果大三以前,让我在“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之间选择,我肯定会选择前者。只因为高四复读考了和头一年同样的分数,我再也没有勇气不顾一切地去做一件事了。考还是不考?那是大学最迷茫的一段时期。后来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泰国汉语教育志愿者项目,去到异国他乡,才真正明白了想要的是什么。


我的本科成绩并不好,从泰国回来后用了所有勇气决定下来——考北师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不敢把考北师的事告诉身边的人。7月到12月的半年时间里,我把自己从一个爱天爱地爱旅游的人,变成了终日泡在在图书馆的“考研党”,诺基亚的“棒棒机”、MP3、蓝色自行车是每天的标配。从十五幢宿舍到图书馆,从夏天秋天到冬天,喝完了外公给的一斤多茶叶和一百多条咖啡。大学觉得最难的那门课,也终于在书上标满密密麻麻的笔记后成了考研专业课考得最好的一门。可能我不是“专一”的人,也可能是给考研留退路,才在考研期间去不同城市参加了教师资格证、国际汉语教师证书、国家汉办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考试面试。每晚十一点多到宿舍洗漱完,再花一个小时左右准备其它考试,第二天六点二十的闹铃一响又继续新的一天。


考研中最重要的是学会了自律,内心充实。初试时,拿到试卷袋,感觉那是离北师大最近的一次,很想亲它一下,原来考最好的学校也不过如此。最后,除了差一分去北师大,其它考试面试都通过了。


赶上了汉硕调剂最难的一年,调剂群千姿百态,焦虑和绝望大概都在那里。“调剂水太深、调剂没希望……”我也想放弃调剂,但在学院老师的鼓励和大半年的辛苦面前,心有不甘。对我而言,真正的考研是从调剂开始的。去搜集信息、反复拨打研招办电话、对比学校……那时在重庆参加国家汉办高强度的培训……这段时间,逼着自己保持清醒和独立,一边觉着自己撑不下去了,又一边撑着。直到收到了江苏大学和湖北工业大学的复试通知,直到一个人坐飞机到了学校,直到绝望疲倦到不愿意紧张了,直到离开前收到录取通知在高铁上哇哇地哭起来……


尘埃落定,以为熬不过来的都熬过来了,才觉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学会做出选择并承担后果,大概就是考研最后教会我的。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张珂菁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

毕业去向:云南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考研,去一所还不错的院校,提升了学历和学术能力,也能够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是大多数考研党的心声了,我当然也不例外。我也不是没有顾忌的,英语成绩是我的短板,再加之我开始复习时间比较晚,综合考量后,我决定朝着考研B区的云南大学闯一闯。


我首先通过线上线下寻找相关的报考信息,线上一边查询科目、参考书和考纲准备资料,一边通过关键词查找相关的贴吧、论坛、QQ群,整理全国或报考院校同专业的考研信息与考研经验。幸运的是,我在论坛和群文件里挖到了不少富矿;线下请教身边的考研前辈和已经在复习的研友,交流信息。因为时间有限,在用较短时间整理了基本信息后,我差不多以月和星期为单位,为自己列出大致的时间安排框架,划分出一二三轮的复习阶段和每一科的大致复习安排。每周的具体安排再根据当周的复习情况具体安排。这样对自己的进度和知识掌握情况可以有大致的了解,也便于及时调节和充分利用时间。


另外,我还卸载掉手机里的一切娱乐内容,结识了一两个能够共同奋斗的研友。复习安排上,前期,我专心复习英语和专业课,暑期阶段加入政治。我这一届刚好赶上报考专业的大调动,题型和侧重点的变化都非常大,可是院校考纲却在9月底才出来,一时手忙脚乱,很多东西不得已从头开始,但是毕竟时间越紧越要保持好心态。还有,身体健康也是备考的重要前提。到了最后一个月,我不得不在脖颈下贴起了膏药。学校药店老板一听说是考研的学生,立马一副“我懂得”的表情……于是,某款据说卖得特别好的膏药陪我一起进了考场。考研当天,果然,题真难,单科弃考和多课弃考的人不在少数。但是,不坚持做完最后一题,结果谁知道呢?


胡烨 师范学院 学前教育专业

考研去向:山西大学 科学技术哲学



从大二开始,我就有了考研的想法。大学期间也尝试过设计、摄影、金融等,但自从遇见“哲学”以后,就不再三心二意了。因为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门学科,甚至对其定义都曾有很深的误解,于是从大二下期,我便开始阅读哲学相关的书籍,以做一些学识积累。


2017年4月,开始正式备战考研。开始专攻报考学校的参考书,也开始了漫漫以图书馆为家的生活,暑假之前的“泡”图书馆时间规定是“朝九晚八”。考研学校要求那本《西方哲学史》的第一轮“攻略”,我只花半个多月,紧接着便开始阅读相关哲学家的原著选读。暑假之前,我将《西方哲学史》看了两遍,相关原著选择两卷本看了一遍。这一阶段英语的重点是词汇的拓展,一边也开始慢慢进行一些英语阅读的训练。暑假期间,我的作息时间调整到了“朝八晚十一”,7月份主要是《西方哲学史》的第三遍精读,包括也阅读了其中一些哲学家的二手研究专著和一系列相关论文。也是在这段时间开始刷英语真题和专攻作文,政治的复习也开始了,主要就是《精讲精练》。我花了8月这一个月,看了大量哲学论文和视频课程讲座,以准备哲学应用这门专业课。九月份之后就结束了“心领域”的探索,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复习已有的知识,查漏补缺,一直都保持高强度的学习状态,到11、12月,基本上达到了“朝六晚十二”。


曾奥冰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

考研去向:湖南大学 学科教学专业



因为喜欢甚至可以说是迷恋成都,四年前不顾家人的反对,来到了成都。四年后,考研结果尘埃落定,我又回到家乡。 “一般人都不是他们想要做的那种人,而是他们不得不做的那种人。而我呢,就是那种一般人”。我非常喜欢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就是她的精神食粮。


3月份,我结束泰国中文教师志愿者工作,在短暂的四个月实习中,认识到自己专业知识的严重匮乏,决定静下心来,好好考研。英语单词是让很多考研学生头痛的一个大难题,我也不例外。我记性非常差,有时候甚至都比不上一条鱼七秒的记忆,于是我用了一点巧办法:花三天的时间把所有的考研单词看一遍,做出标记,分类“一眼就会”、“形同陌路”和“半生不熟”,做好每日计划,早起后看一遍,饭后再看一遍。“我把它们当成朋友一样,早上见一见,晚上见一见,希望多见几次就能成为好朋友”在考研的路上,接受自己的不足是很重要的,再去正视它,想方设法与它抗争。 


总结的经验是: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准备专业课,考哪个学校就要去仔细研究该校的题。备考之初,我忽视了目标院校的真题,大面积的撒网学习,以至于到了最后“时间不够”。


(采访/旻旻 李燕霞 王静 黄霞  编辑 闵秀玲)

  2018年05月03日 09:08  成都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