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视角 - 内容
1198
【成都晚报】专家论道“乐观包容”文化根脉
  来源:《成都晚报》

原文链接:http://www.cdwb.com.cn/html/2018-04/16/content_2411763.htm


正文如下:

日前,天府文化研究院关于《天府文化研究·乐观包容卷》学术研讨会暨文化+乡村振兴座谈会,在新都区清流镇举行。会议由天府文化研究院院长谭平教授主持,谭继和、王川、陈廷湘、刘兴全、粟品孝、汪启明等巴蜀文化著名专家参加,专家们对天府文化研究和乡村文创发展献策献计。


会上,谭继和认为,天府文化研究要以传统文化为主核,以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为基本思路,要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提炼出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转型与创新。而乐观包容体现的是成都人的心灵世界。乐观是成都人的天性,体现天府成都关于命运、未来的看法往往是一颗平常心。深受儒释道三教影响的成都人,既有天、地、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又向往逍遥自在,行云流水。包容体现成都自古以来形成的特有精神。四川盆地正如一个聚宝盆,各种文化在此聚集、汇通与沉淀,久而久之,形成它特殊的风韵。


其他专家也从各个角度对乐观、包容的成因、核心内涵进行深度剖析。王川认为,乐观与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有关,而从古至今持续进行着的多民族移民活动,冲刷成都本土资源,使文化的包容性很突出。李永明强调,应更多关注新时代条件下乐观包容内涵的丰富与再造。


针对清流镇乡村文化振兴战略,陈廷湘指出,建设美丽乡村,要注意解决现代工业与古老乡村、生态与经济之间的矛盾。李永明院长提出确定自身具有特色的“差异化”定位,贯彻“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的“双融合”战略,打造“成都人的自在乡村”。王川认为,文化与生态,一个也不能丢。粟品孝与刘兴全教授则从清流镇 “泉水”“梨花”“名人艾芜”“清流”等特色上出谋划策。


  2018年04月18日 09:57  成都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