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视角 - 内容
565
【成都晚报】立体呈现唐诗与天府成都的血肉关联
  来源: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原文链接:http://www.cdwb.com.cn/html/2017-12/25/content_2399438.htm


原文如下:


因为有人类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典文明——中华文明的抚育,以三千年为坐标,环顾宇内,只有中国最逼近德国诗人荷尔德林向往“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个境界。事实上,中国的许多文学盛世——如唐诗、宋词、元曲,不仅辉耀庙堂,而且照亮江湖、粉丝拥趸遍布民间时,中国就是这样的诗歌圣地。唐诗的伟大和传奇在于,堪称经典的人和作品如璀璨的星空,对他(它)们进行与时俱进的解读和欣赏,是中华民族和儒家文化圈共同的快乐和精神净化剂。受赐或受惠于锦绣天府的大唐诗人及其作品同样是满天繁星,如果比数量的话其他城市罕有其匹。这是天府文化最风雅浪漫、繁花似锦的殿堂。真诚地靠近甚至拥有这些财富,这座城市便能具备所有世界文化名城都难免艳羡的别样风情。


成都晚报面对这一丰厚遗产,志在成为先贤知音和大唐丽景的立体多维再现者,构建市民乐意徜徉的唐诗百花苑,通过“破译唐诗密码”大型专题报道,努力彰显天府文化优雅特质在唐诗中的千姿百态,九天开出的温暖都市如何使唐诗锦上添花。


尤其是运用了大数据技术,还原唐诗满天繁星与成都作为中国顶尖(当然也是同时期世界顶尖)大都市迷人韵致的交相辉映。这无疑可以大大拓展今人对唐诗代表人物和作品认识、鉴赏的深度与广度,尤其是让我们看清大唐成都如何在当时的国家精神文明构建中不仅魅力四射,而且举足轻重。


唐诗是中国文学和东亚文学的璀璨盛景,是天府成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镇馆之宝。与之可以相提并论的只有汉赋,虽然成都通过汉赋代言中华的强盛,其贡献无与伦比,但汉赋毕竟属于阳春白雪,和之者寡。只有唐诗与成都水乳交融以后,成都在中国和儒家文化圈的诗歌圣地地位,才最终确立。写诗、读诗、欣赏诗,崇拜诗歌巨匠,才成为这座城市从帝王将相到高僧大德,从士大夫到普通民众的生活方式与心灵寄托。延续这一文脉,成都才会在不断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的蓝天之下,崛起属于自己的壮丽的精神大厦。惟有后者成片巍然屹立的时候,这座城市才配叫天府之都,才能叫世界文化名城,才能被仰望,并实现永续发展。


因为有曾经的文化断裂,加上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的大举涌入,我们要重建文化自信,并非易事。在高度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这样一个时代,古典诗歌及其精神的现代传承也是对所有媒体的一种考验。我要为今年成都的诗歌朗诵亭前排队等候的市民点赞,他们让我感觉到成都的诗歌传统绝不会中断;我也要为晚报开辟“天府成都·破译唐诗密码”专题,从大数据、够人性的视角立体呈现唐诗与天府文化的血肉关联,焕发我们对诗圣诗仙的永远眷念,额首称庆。


(天府文化研究院院长 谭平 教授)

  2017年12月25日 15:49  成都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