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视角 - 内容
656
【华西都市报】在成都培养更多“郁钧剑”“张也”

原文链接:https://e.thecover.cn/shtml/hxdsb/20171120/62235.shtml


原文如下:


80余位艺术家、教育家当老师

在成都培养更多“郁钧剑”“张也”

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成立



       郁钧剑、陈凯歌、廖昌永、张也、殷秀梅、李丹阳……11月19日,一大批名人的出席让成都大学在冬雨绵绵的季节里星光熠熠,热闹的成大也迎来了好消息: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正式成立。成立仪式上,原总政歌舞团著名歌唱家、中国文联演艺中心原主任郁钧剑从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手中接过聘书,成为中国-东盟艺术学院首任院长。


  据悉,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是成都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建设西部文创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而批准设立的。该学院由成都大学依托已有的美术与影视学院等办学基础,按照新的体制和机制设立。



艺术家“联盟”

要培养更多“郁钧剑”“张也”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成立仪式上,一段耳熟能详的旋律瞬间点燃现场热情,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张也的出现无疑是现场的一大亮点。


  比现场星光更璀璨的,是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的师资力量。翻开名单,冯骥才、才旦卓玛、王晓棠、王次炤、白淑香、冯远、刘大为、徐沛东、韩美林、潘公凯、瞿琮、彭吉象、殷秀梅、左青等80余位著名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都榜上有名,他们将担任学院顾问、学术委员会成员和客座教授。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精。”这是院长郁钧剑的教学理念。“有了张也,我们想学唱歌的女同学会不会多一点呢?教学质量是不是又多了一些保障呢?”在早前的专访中,郁钧剑向记者透露,艺术家的汇聚也是学院打开知名度和保障教学成果的一张“王牌”,而艺术人才的培养,也要更专注于“精”而不在“多”。



成都老朋友

郁钧剑想谱写更多蓉城曲调



       “我走后的成都,天空还在下雨吗,杜甫草堂又添绿了吗,春熙路上的花伞,最美的是哪一把?”这是郁钧剑早年为成都创作的歌曲《我走后的成都,还在下雨吗》,“这首歌里很多歌词都是我写的。”走在成都悠然自得的闲适,正是他创作的灵感来源。


      “我最喜欢文殊院里的一句话,做事以尽心为成功。”作为成都的老朋友,郁钧剑也丝毫不遮掩自己对这座城市的喜爱,不仅欣然接受了中国-东盟艺术学院院长的邀请,还发动身边朋友加入进来,“能够云集这么多重量级人物,不得不说成都很吸引人。”


       “我们不是来凑个热闹,我们有很多想法。”担任院长以后,郁钧剑也开始审视如何在不打破原有教学体系和秩序的基础上,打造新的艺术教学平台。“成都要打造文创中心、音乐中心,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可以是个好平台。”


       对于学院未来,郁钧剑也有展望,他说希望借助学院“一带一路”的机遇,让更多人了解成都、爱上成都。



成大新起点

十年内跻身艺术学院第一方阵



       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的成立,于成都大学而言也是喜事一件,这标志着成都大学办学事业发展进入一个新起点。


       “中国-东盟艺术学院下设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和影视与动画学院,涵盖音乐与舞蹈、美术、设计和影视等学科,覆盖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层次。”成都大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学院在办学方面将把国际学生培养和国际合作交流放在重要位置,大力开展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特别是东盟国家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力争较短时间内学历类国际学生达到1000人以上;同时把国际艺术交流与国际艺术合作作为推进载体,广泛开展面向东盟及其他“一带一路”国家的学生交流学习、教师学术互访、学院项目合作及文艺展演交流。


        此外,还将发挥成都东盟艺术奖学金、成都‘一带一路’奖学金和成都友城奖学金作用,重点吸引‘一带一路’国家特别是东盟各国的优秀留学生前来就读。学校负责人表示,该学院将力争十年内跻身全国综合性艺术学院第一方阵。


 记者秦怡 赖芳杰




  2017年11月20日 11:04  成都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