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嘤鸣视界 - 内容
2848
名誉校长樊代明院士:从战士到院士
文:旻旻   来源:党委宣传部

从战士到将军,从学生到院士,从医生到院长,从教员到校长,从普通科研工作者到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从年轻的留学生到世界消化病大会主席,他把一个仅有几十人的消化内科建设发展成全球最先进的消化病医院,成为了全国消化内科主任的培训基地……37年军旅生涯,他走过人生旅途一个个辉煌的“驿站”,完成了人生的多个“跳跃”,构筑成他令人崇敬而精彩的人生。


2016年10月15日下午,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成都大学名誉校长樊代明院士回到学校,为学校师生作了一场题为《从战士到院士》的励志报告,用自身经历讲述了一个50后的成长历程和丰富而精彩的人生。


“一旦认定了前方,就不要为前方的困难所退却,不要为周围的精彩而诱惑。”


“要敢于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的过去,否定人和书的权威。”


他幽默诙谐,报告中金句频现,他回首往事,笑看风云,将自己的人生智慧付于“清谈”。我们特整理摘编报告精彩片段,以飨读者。


为吃一口饱饭而当兵


1953年11月,樊代明出生在重庆市的一个小山村,饥饿是最深刻的童年回忆,可他努力学习,成绩优异。他曾拿着妈妈坐月子时别人送来的20个鸡蛋换回一把算盘。中考时,清苦一生的爸爸给了他一张粮票、一块钱,鼓励他:“考上,这些东西就全给你了。”


不出所料,他拿到了语文和数学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从小学到高中,他都是全校第一,最终还以四川省第一的成绩高中毕业。正大步往“乡长”这一梦想加足马力时,征兵的消息旋即传遍了整个山村。


“为什么要当兵?”征兵的一位长官问。“想吃一口饱饭。”他坦白毫不掩饰。


 为牺牲的战友立志从医


19岁,他穿上军装来到西藏亚东,部队驻扎在海拔4800多米的坑道里。初到部队,樊代明被分配养猪,“喂猪就喂猪。”较真的他想办法把猪喂得又肥又壮。三个月后,他又被分去做炊事员,在那里练就一手的好刀工。高原上,一年有半年的时间见不到绿色蔬菜。菜不合人胃口,他变着法子做菜;想吃其他菜品,他就去种豆芽,豆芽长不开,他就用被子去盖。“《解放军报》还报道了我4800米黄豆炒半熟生豆芽法的方法。”


在部队,他曾为了看电影,他用两个萝卜五根葱,扎着武装袋“化装”顺利潜入会场,也因此被调入特务连。“训练时五发子弹,从不会低于47环。”因为表现优异,他终于被调入到卫生队。卫生员要到4800公尺高的山头进行训练,零下40多度,常年积雪,住的是山洞,盖的是简易的羊绒被,没有钟,就数着水滴一点一点的计时出岗。敌人就盘踞在仅隔一个球场那么远的地方,一旦大意,就可能被俘虏。


一次军途中,他目睹同行年仅19岁的士兵因为医疗水平有限而失去生命时,他坚定了要做个好医生的理想:“医生可以救人,好医生可以救命,要当就当一个能救命的医生。”在战友的坟前,他暗自发誓“不让悲剧重演。”就是这样的信念一直激励着他,“想起牺牲的战友,肩上就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所有的困难都算不了什么。”


为专业学习只争第一


从西藏归来后,樊代明以第一的成绩考入第三军医大学,开始了他的专业发展之路。


军大的作息制度严格,晚10点吹熄灯号。熄灯后,他打着手电筒躲被窝里悄悄看解剖学原理各种专业书。那时,能看的书不多,他就开始背英语字典,背完1页撕1页,完全不留“后路”。超常的付出得到丰厚的回报,大三时,他参加了1977年全国第一批研究生考试,并取得全国第一的成绩,成为第四军医大的第一批研究生,并在这里以超常的速度和优异的成绩完成了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学习,他说:“学习就像百米赛跑,不想跑第一就不要跑。”   


为中国医药科学拼搏奋斗


1985年,樊代明以优异成绩被世界卫生组织选送到有着一流治癌专家和研究设施的日本国立癌症中心深造。一次饭局间,一位外国专家说:“中国医生搞中草药还行,用高科技进行胃癌的诊断和治疗,你们还是小学生……”话听起来很难接受,但要驳倒别人,唯有拿出实实在在的成果。他研究的课题是人源性胃癌单克隆抗体,当时在世界上只有少数学者在摸索,其制备技术和培育过程极为困难。为啃下这块硬骨头,他把全部的精力放在查找文献和做实验上,有好几次,坐地铁回住处,因为一心想着实验,竟坐过了站。连附近繁华的商业区,他也未曾光顾。正是凭着这般拼劲儿,仅用了半年时间就研制成功4株人源性胃癌单克隆抗体。这一消息正经了日本同行,日本的《药业时报》用1个版的篇幅报道了这一成果。 


樊代明的成果使他声名鹊起,国外很多机构纷纷高薪聘请,都被他一一拒绝了。“在国外做科研的环境要好一些,报酬要高一些, 生活也要更舒适一些,但是再好的成果也是在人家的实验室做出的,中国人要想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我们这些学子学成后回来拼搏奋斗。”


回到西安的第二天,樊代明就全身心地投入了科研,带着同事建起了实验室,反反复复实验,翻阅查找大量文献,平均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一年内,他就做了3万余张病理切片和2万多张ABC免疫酶等特殊染色片,并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每一张片子。正是凭着这股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他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3种诊断和治疗胃癌的新方法,使我国胃癌的早期诊断跃上了一个新台阶,该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被美、英、日 等国的学者采用。


上世纪90年代初,樊代明又把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结合,建立了胃癌血清免疫诊断方法,只需一滴血便可检出早期胃癌,使血清诊断胃癌阳性率由45%提高到70%以上,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他带领科研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得包括“973”、“863”国家攻关课题等在内的70余项基金资助,获得了包括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及国家发明奖在内的24项高等级奖项,被科技部皮展为全国消化界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其研究项目《胃癌恶性表型相关分子群的发现及其序贯预防策略的建立和应用》摘得了2008年度我国医学领域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胃癌防治领域的系列研究,引起了国际同行的极大关注,也在国际上有了自己的发言权,他也由此成为国际癌症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


(文/旻旻 魏倩  责编  周小骥)


  2016年10月18日 17:03  成都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