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嘤鸣视界 - 内容
3973
在药物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及产业化领域深耕厚植
抗菌药物创新研究及产业化团队的创新发展之路
       “科教结合、协同创新”是国家高等教育始终坚持和提倡的基本方针之一,更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路径。成都大学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以刘家健研究员为带头人的抗菌药物创新研究及产业化学术团队,在20余年的合作研究工作中,始终紧密联系抗菌药物产业发展实际,瞄准产业现实需求,积极开展协同创新研究,在氨基糖甙类、头孢类抗菌药物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及产业化生产领域深耕厚植,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国内先进的科技成果,产生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专家集群是团队建设发展的根基。团队带头人、首席专家刘家健,是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医药行业全国劳模,曾任国家医药局及四川医卫系统高职评审委委员、国家和四川省新药评审委员、四川省专家评议(审)委及四川科技进步奖专委会成员。2009年和2011年,曾两次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作为在抗生素领域耕耘四十余年的行业知名专家,刘家健研究员在团队组建、确定研究方向、领导团队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邓盛齐、游莉、李波、李楠、赵经伟、汪令、邓俊丰、刘瑜、张晓、任静、陶静、张亦斌、李直、宋艳霞、马晓黎等10余名成员组成的研究团队中,还有邓盛齐、游莉、李波、李楠等多位获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获得者、硕士研究生导师,在科技项目攻关、新药开发研究、研究生培养等方面成果迭出。二十年风雨携手,团队成员各自的学科沉积使团队在创新和仿制中充分互补,团队优势越发凸显,形成了一个学科专业互补、整合优势明显、梯队结构合理的抗菌药物研究专家集群。

 

       依托抗菌药物的创新研究及产业化实验室和新抗生素创制及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两个重要的科学研究平台,抗菌药物创新研究及产业化团队由药化、药剂、药分等学科研究人员组成实质性创研集体,着力开展抗菌药物创新、仿制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平台及产业化研究。同时,还致力于药物制剂新给药系统、药物杂质和有效成分控制、研究,以及药品真伪鉴别、纯度检查和含量测定等相关领域研究。团队整合研究资源,推动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盟,通过承担“国家五年计划项目”、与大中型医药集团联合开发创新,以及自主选题研究等多种方式开展科学研究和产业化开发。

 

       “源于产业、瞄准产业、依托产业、服务产业”的同时,团队科学研究也从产业发展中获得了丰厚的“回馈”。团队在氨基糖甙类、头孢类药物研发领域取得的多项研究成果,以及建立起的“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平台”,对氨糖类及头孢类新药的研究具有普遍的科学指导意义,处于国内外同行领先水平,具备了特色合成的优势,尤其是在药物产业化生产上成效显著。两类药物的研究成果,在全国九省市、19家药企先后实现了生产。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实现销售收入170多亿元,利税20亿元,达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氨基糖甙类药物研究方面,分别建立了2-脱氧链霉胺的C1-NH2生成酰胺键或烷基化的共性关键技术平台,解决了氨基糖甙类药物在合成中多个羟基及氨基的保护及选择性的酰胺键形成或烷基化合成技术,运用于阿米卡星、奈替米星、依替米星的制备,都取得极佳效果,使我国氨糖类药物生产占据世界主导地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其首仿品种,目前仍在国内6省市、6家企业生产。

 

       头孢类药物研究中,在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平台上进行创新,以7-ACA为原料合成头孢类品种时可用于C7-NH2和C3-分别形成酰胺键和内鎓盐的制备取得极大突破。此外,在结晶工艺的温度区域选择和产品微精化上均有突破。完成创新药和仿制药研发11项,8项为国内首仿,2项为创新药物,已实现稳定生产6项,另有5项进行到临床前研究,等待临床及生产批件阶段。其中1项创新药物已完成I期临床试验项目成果。

 

       繁重的科研工作之外,团队中的不少专家还承担了研究生培养工作,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药物化学一级学科的硕士研究生30名。

 

       抗菌药物创新研究及产业化团队的创新发展之路,契合了国家全面加强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体系建设的时代新理念。团队在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上不断探索前行,通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科研主体共建科研平台、共担科研项目,解决行业共性技术难题,搭建产业发展研发平台,以项目带团队、以项目培养科研后备人才的这种模式,为加速培养创新型人才、培育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提升我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积累了重要经验。

 

       下阶段,团队将针对耐药菌不断增长的现状,创新或仿制更多对耐药菌有效的药物,呵护生命,为人类健康贡献力量。

 

      (文/闵秀玲  编辑  唐伟  责编  周小骥)

  2014年08月19日 19:17  成都大学新闻网